引言 | 第1-9页 |
第一部分 按揭溯源 | 第9-17页 |
一、按揭的词源 | 第9-10页 |
二、香港特区的按揭 | 第10-11页 |
三、中国大陆的按揭 | 第11-15页 |
四、香港特区、中国大陆按揭比较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17-24页 |
一、按揭与抵押 | 第17-18页 |
二、按揭与权利质押 | 第18-19页 |
三、按揭与让与担保 | 第19-21页 |
四、按揭的性质 | 第21-24页 |
第三部分 “假按揭”的法律问题 | 第24-30页 |
一、“假按揭”的性质 | 第24-25页 |
二、“假按揭”中合同的效力 | 第25-26页 |
三、“假按揭”的法律责任 | 第26-27页 |
四、“假按揭”的防范 | 第27-30页 |
第四部分 转按揭的有关法律问题 | 第30-36页 |
一、转按揭贷款过程中的法律关系 | 第31-32页 |
二、“转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32-33页 |
三、“转按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3-36页 |
第五部分 按揭纠纷中的权益冲突问题与协调 | 第36-46页 |
一、购房者所有权与建筑商法定抵押权的权益冲突与协调 | 第36-37页 |
二、银行的一般抵押权与建筑商法定抵押权的权益冲突与协调 | 第37-39页 |
三、按揭纠纷中购房者与抵押权人的权益冲突与协调 | 第39-41页 |
四、购房者与其他抵押权人的权益冲突与协调 | 第41-43页 |
五、按揭纠纷中的权益保护原则 | 第43-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法律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