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6-12页 |
·研究背景 | 第6-10页 |
·本体的概念 | 第6-7页 |
·本体的基本组成元素 | 第7-8页 |
·本体的类型 | 第8-9页 |
·本体的作用 | 第9页 |
·本体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2 本体相关研究 | 第12-24页 |
·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W3C 的研究 | 第12-13页 |
·AIFB 的研究 | 第13页 |
·KSL 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体在领域中的应用 | 第15-24页 |
·本体理论在农业及地理科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7-24页 |
·基于本体论体系的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 | 第17页 |
·基因本体 | 第17-18页 |
·Digital Anatomist Program | 第18-19页 |
·UMLS | 第19-24页 |
3 本体相关理论和方法 | 第24-36页 |
·本体与叙词表 | 第24-25页 |
·本体与语义网络 | 第25页 |
·本体构建方法 | 第25-29页 |
·Mike Uscholddede & King 的“骨架法” | 第26页 |
·Gruninger & Fox 的“评价法” | 第26-27页 |
·METHONTOLOGY 法 | 第27-28页 |
·七步法 | 第28-29页 |
·本体构建工具 | 第29-30页 |
·本体表示语言 | 第30-36页 |
·RDF(S) | 第31页 |
·LOOM | 第31-32页 |
·OIL、DAML、DAML+OIL | 第32-33页 |
·OWL | 第33页 |
·PAL | 第33-36页 |
4 心瓣膜疾病本体模型的构建 | 第36-55页 |
·本体构建基本规则 | 第36页 |
·医学知识的特点 | 第36-37页 |
·心瓣膜疾病本体模型的构建意义、方法 | 第37-38页 |
·心瓣膜疾病概念分析 | 第38-43页 |
·利用Protégé构建心瓣膜疾病本体模型 | 第43-51页 |
·心瓣膜疾病本体各关系的PAL 表示 | 第51-55页 |
5 心瓣膜疾病本体的检索 | 第55-59页 |
6 总结与讨论 | 第59-61页 |
·结论及不足之处 | 第59页 |
·继续研究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