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车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介 | 第9-12页 |
·传统汽车动力设备的不足 | 第9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优势 | 第9-10页 |
·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国内外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外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 第12-13页 |
·国内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 第1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 第15-22页 |
·什么是虚拟仪器 | 第15-16页 |
·虚拟仪器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17页 |
·虚拟仪器的产生 | 第16页 |
·虚拟仪器的发展 | 第16-17页 |
·虚拟仪器的优点 | 第17页 |
·虚拟仪器的硬件 | 第17-18页 |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 第18-22页 |
·LabVIEW简介 | 第18-19页 |
·LabVIEW应用程序的构成 | 第19-21页 |
·LabVIEW的应用 | 第21-22页 |
第3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27页 |
·数据采集的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数据采集技术 | 第22页 |
·信号的分类、调理及转换 | 第22-24页 |
·采集参数的确定、分类及信号来源 | 第24页 |
·采集参数的确定 | 第24页 |
·采集参数的分类 | 第24页 |
·信号来源 | 第2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6-27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介绍 | 第27-37页 |
·FP分布式I/O系统 | 第27-29页 |
·PAC技术及其优势 | 第27-28页 |
·PLC、IPC和 PAC的比较 | 第28页 |
·FP分布式I/O系统选型 | 第28-29页 |
·TMS320LF2407ADSP系统 | 第29-35页 |
·DSP介绍及芯片选择 | 第29-30页 |
·CAN控制器模块及 SAE J1939协议 | 第30-34页 |
·串行通信接口模块 | 第34-35页 |
·系统硬件总体架构 | 第35-37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55页 |
·LABVIEW实时模块介绍 | 第37-38页 |
·LabVIEW实时模块 | 第37页 |
·实时系统组件 | 第37-38页 |
·系统软件架构 | 第38-42页 |
·系统软件模块介绍 | 第38-39页 |
·下位机程序模块 | 第39-40页 |
·上位机程序模块 | 第40-42页 |
·软件核心技术的实现 | 第42-54页 |
·参数存储文件的生成 | 第42-43页 |
·下位机进程间通信的实现 | 第43-46页 |
·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的实现 | 第46-47页 |
·DSP对 CAN信号的采集与串口发送 | 第47-52页 |
·FP-2010与 DSP的串口通信 | 第52-54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54-55页 |
第6章 系统调试及应用 | 第55-59页 |
·系统调试 | 第55页 |
·系统应用及数据分析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