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8页 |
·堆肥原料中重金属的特征 | 第11-12页 |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 第12-14页 |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和危害 | 第13页 |
·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 第13-14页 |
·堆肥过程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 第14-22页 |
·堆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 第14-15页 |
·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 第15-17页 |
·堆肥中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吸附 | 第17-18页 |
·添加钝化剂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第18-20页 |
·堆肥成品中重金属的去除 | 第20-22页 |
·堆肥成品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研究 | 第22-26页 |
·生物材料处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 | 第26-36页 |
·生物吸附机理 | 第27-29页 |
·生物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性能 | 第29-32页 |
·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 | 第32-33页 |
·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生物吸附的应用研究 | 第35-36页 |
·展望 | 第36页 |
·本文工作 | 第36-38页 |
第2章 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增长动力学研究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材料和设备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微生物增长规律分析 | 第40-42页 |
·微生物增长动力学模型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重金属Pb~(2+)对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的影响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页 |
·试验条件和方法 | 第46-48页 |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46-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8-52页 |
·不同铅离子投加量对堆肥过程中C/N 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铅离子投加量对堆肥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铅离子投加量对堆肥过程中pH 值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铅离子投加量对堆肥过程中活体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Pb~(2+)形态的变化的研究 | 第53-59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不同浓度下各形态Pb~(2+)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 第54-57页 |
·堆肥成品在不同pH 值下的形态分布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蘑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水体中Pb~(2+)的研究 | 第59-72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生物吸附剂 | 第59页 |
·吸附剂性质的确定 | 第59-60页 |
·吸附实验方法 | 第60页 |
·吸附量和吸附效率的计算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吸附剂物理性质 | 第60-61页 |
·吸附剂的官能团分析 | 第61-62页 |
·吸附平衡时间 | 第62-64页 |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64-66页 |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66-67页 |
·转速对Pb~(2+)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67-68页 |
·温度对Pb~(2+)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68页 |
·溶液中Pb~(2+)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68-69页 |
·共存离子对Pb~(2+)吸附的影响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褐腐真菌吸附水体中铅离子的研究 | 第72-79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3页 |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 第73页 |
·吸附实验方法 | 第73页 |
·吸附量和解吸率的计算 | 第7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3-78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73-74页 |
·摇床转速对吸附的影响 | 第74-75页 |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75-76页 |
·溶液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褐腐菌活体与死体对铅吸附能力的比较 | 第77页 |
·铅离子的解吸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