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油页岩理化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7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原子吸收技术 | 第20-21页 |
|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 第21-2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油页岩的基础特性研究 | 第23-39页 |
| ·油页岩的矿物学和岩相学基本特征 | 第23-29页 |
| ·油页岩的基本物理特性分析 | 第29-34页 |
| ·油页岩灰特性分析 | 第34-39页 |
| 第3章 油页岩含油特性试验研究 | 第39-48页 |
| ·世界各国油页岩干馏技术简介 | 第39页 |
| ·油页岩的干馏机理 | 第39-40页 |
| ·试验样品 | 第40页 |
|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40-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 第4章 油页岩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第48-64页 |
|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48-50页 |
| ·试验样品 | 第50页 |
| ·试验内容和条件 | 第50-51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64页 |
| 第5章 油页岩燃烧动力学研究 | 第64-72页 |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 ·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 第66-67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 ·燃烧失重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