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韩偓诗歌艺术创作的“土壤” | 第9-14页 |
第一节 韩偓诗歌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 | 第9-12页 |
第二节 家世交游对韩偓诗歌艺术创作的影响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仕女形象的描写艺术 | 第14-26页 |
第一节 仕女画的诗化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动作写心 神态传情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绘声绘色 声色兼备 | 第19-22页 |
第四节 情生境中 意出象外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哀感婉艳的诗风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哀感悲楚 | 第26-32页 |
第二节 婉艳多姿 | 第32-34页 |
第三节 香奁诗风辨正 | 第34-42页 |
第四章 工丽圆警的诗歌语言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工巧妍丽 | 第42-47页 |
第二节 圆润精警 | 第47-53页 |
第五章 韩偓诗歌艺术与“义山体”之关系 | 第53-58页 |
第一节 韩偓诗歌艺术对“义山体”的继承 | 第53-55页 |
第二节 韩偓诗歌艺术与“义山体”的差异 | 第55-58页 |
第六章 韩偓诗歌艺术的影响 | 第58-66页 |
第一节 对词人创作的影响 | 第58-61页 |
第二节 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6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