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非法证据认定标准研究
引言 | 第1-14页 |
一、非法证据认定标准对民事诉讼的影响 | 第14-19页 |
(一) 非法证据认定标准对民事诉讼结果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 非法证据认定标准对民事证据收集过程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 非法证据认定标准对民事诉讼目的实现的影响 | 第17-19页 |
二、我国民事非法证据认定标准的立法状况及分析 | 第19-23页 |
(一) 我国民事非法证据认定标准的确立与发展 | 第19-21页 |
(二) 对我国现行民事非法证据认定标准的分析 | 第21-23页 |
三、非法证据认定标准的比较考察 | 第23-28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3-26页 |
1. 美国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3-25页 |
2. 英国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5-26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6-28页 |
1. 德国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6页 |
2. 日本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6-28页 |
四、完善我国的民事非法证据认定标准 | 第28-43页 |
(一) 衡量民事证据非法性的基本原则 | 第28-36页 |
1. 保障基本人权原则 | 第28-31页 |
2. 重大违法排除原则 | 第31-34页 |
3. 利益衡量原则 | 第34-36页 |
(二) 几种特殊取证行为的非法性认定 | 第36-43页 |
1. 偷拍偷录取证 | 第36-38页 |
2.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非法扣押取证 | 第38-39页 |
3. 陷阱取证 | 第39-42页 |
4. 毒树之果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承诺书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