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退化与抗震性能评估

1 绪论第1-33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7页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第14-16页
     ·本课题的立足点第16-17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锈蚀构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第17-18页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第18-19页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第19-20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第20-22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第22页
   ·在役损伤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在役结构评估用荷载取值第23页
     ·锈损构件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第23-24页
     ·在役损伤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第24页
     ·在役损伤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第24-25页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3页
2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分析第33-52页
   ·引言第33页
   ·锈胀力与钢筋锈蚀量的关系第33-40页
     ·计算模型第33-34页
     ·内径处径向位移与所受内压力的关系第34-36页
     ·钢筋锈蚀深度与半径增量的关系第36-37页
     ·锈胀力随锈蚀量变化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40页
   ·锈蚀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0-44页
     ·未锈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0-41页
     ·锈蚀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1-44页
     ·试验验证第44页
   ·锈蚀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4-49页
     ·未锈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4-47页
     ·锈蚀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第47-48页
     ·试验验证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3 锈蚀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梁模拟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第52-77页
   ·引言第5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研究概述第52-55页
     ·影响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因素第53-54页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确定方法第54-55页
   ·无粘结受弯构件试验研究第55-60页
     ·试验概况第55-57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7-60页
   ·无粘结受弯构件有限元分析第60-65页
     ·材料本构关系第61-62页
     ·ANSYS有限元建模过程第62-63页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第63-65页
   ·无粘结受弯构件钢筋应力水平确定第65-70页
     ·无粘结受弯构件钢筋应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5-69页
     ·无粘结受弯构件钢筋应力简化计算公式第69-70页
   ·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表 构件参数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第73-76页
 附照片 极限荷载下部分构件裂缝分布情况第76-77页
4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第77-88页
   ·引言第77页
   ·现有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第77-78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分析第78-81页
     ·锈蚀钢筋的强度第78-79页
     ·粘结性能退化对钢筋应力的影响第79-80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拉钢筋强度利用系数的确定第80-81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第81-82页
   ·试验验证第82-86页
   ·小结第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5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研究第88-107页
   ·引言第88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试验研究第88-95页
     ·试验概况第88-90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90-95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分析第95-99页
     ·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分析方法第95-96页
     ·影响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刚度的因素第96页
     ·粘结力退化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分析第96-99页
   ·综合应变系数的有限元分析第99-103页
     ·本构关系第99-100页
     ·ANSYS有限元建模第100-101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101-102页
     ·综合应变系数的确定第102-103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计算第103页
   ·试验验证第103-105页
   ·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7页
6 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与随机地震动模型第107-123页
   ·引言第107页
   ·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分析第107-108页
   ·评估用抗震设防标准第108-110页
     ·新建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第108-109页
     ·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的地震风险率第109页
     ·在役结构评估用抗震设防标准第109-110页
   ·后续使用期内地震烈度的概率模型第110-111页
     ·设计基准期内地震烈度的概率模型第110页
     ·后续使用期内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第110-111页
   ·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参数取值第111-116页
     ·评估用三水准烈度第111-114页
     ·评估用基本地震加速度第114页
     ·评估用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第114-115页
     ·评估用地震影响系数与规范取值的对比分析第115-116页
     ·调整后的评估用地震作用参数第116页
     ·考虑服役期间已发生的地震对评估烈度的调整第116页
   ·评估用随机地震动模型及其参数确定第116-121页
     ·Kanai-Tajimi谱及其改进模型第116-118页
     ·非平稳地震动模型参数确定第118-120页
     ·平稳地震动模型参数确定第120-121页
   ·小结第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7 在役锈损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区间分析第123-140页
   ·引言第123页
   ·区间参数问题的分析方法第123-128页
     ·区间分析的基础知识第123-125页
     ·区间参数问题的分析方法第125-126页
     ·区间参数问题求解的优化方法第126-127页
     ·区间参数问题优化解法的验证第127-128页
   ·结构锈蚀损伤的区间预测第128-132页
     ·钢筋锈蚀程度的区间预测模型第128-131页
     ·构件锈蚀损伤的区间预测模型第131-132页
   ·锈损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区间分析第132-134页
     ·确定性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分析第132-134页
     ·锈损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区间分析第134页
   ·工程实例分析第134-138页
     ·工程概况第134-135页
     ·钢筋锈蚀量的区间预测结果第135页
     ·栈桥柱承载力与刚度随时间的演化区间第135-136页
     ·栈桥柱时变抗震可靠性区间分析第136-138页
   ·小结第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0页
8 在役锈损结构基于能力谱方法的抗震性能评估第140-149页
   ·引言第140页
   ·能力谱方法概述第140-143页
     ·推覆分析法第141页
     ·能力谱方法第141-143页
     ·能力谱方法的适用条件第143页
   ·在役损伤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第143-145页
     ·损伤构件恢复力骨架曲线第143-144页
     ·在役损伤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第144-145页
   ·算例分析第145-147页
     ·建立能力谱曲线第145-146页
     ·建立需求谱曲线第146-147页
     ·在役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147页
   ·小结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49页
9 结论与建议第149-152页
   ·结论第149-151页
   ·建议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附录第153-154页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3-154页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代数Domain性质及其它Domain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3D-MCM实用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