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实践概念的出现、理论兴起的环境与历史 | 第1-8页 |
二、地方治理兴起的历史线索及其影晌 | 第8-16页 |
(一) 地方治理实践的出现与扩展 | 第8-9页 |
(二) 20世纪80年代英国地方政府改革措施与地方治理理论的出现 | 第9-12页 |
(三) 20世纪90年代地方治理理论发展的洪流 | 第12-13页 |
(四) 对地方治理理论发展历史的总结 | 第13-16页 |
三、目前阶段的地方治理理论的标准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一) 地方治理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二) 地方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1. “多中心”(Polycentric)治理理论 | 第16-19页 |
2. “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理论 | 第19-25页 |
3. 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理论 | 第25-28页 |
4. 社群共同体(social and civic community)思想理论 | 第28-31页 |
四、进一步的学科基础分析:对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其研究合法性的再辨析 | 第31-38页 |
(一) 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管理的概念关系 | 第31-34页 |
(二) 地方治理思路下地方政府性质的再解答 | 第34-36页 |
(三) 地方治理思路下地方政府研究之于一门学科的合法性来源 | 第36-37页 |
(四) 该答案的示范作用 | 第37-38页 |
(五) 研究可行性 | 第38页 |
五、政治哲学思想变迁的影晌 | 第38-52页 |
(一) 历史演进线索分析的方法 | 第38-40页 |
(二) 联邦制(Federalism)的历史线索 | 第40-48页 |
(三) 单一制(Unitarianism)的历史线索 | 第48-52页 |
(四) 一个可能的理论趋势和进化规律 | 第52页 |
六、地方治理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论” | 第52-55页 |
(一) 此处的新“方法论”概念与缘起 | 第53-54页 |
(二) 此处的新“方法论”阐释 | 第54-55页 |
七、地方治理理论思路下地方政府研究中可供选择的理论“工具” | 第55-65页 |
(一) “自生秩序”的基本概念及其缘起 | 第56-58页 |
(二) 哈耶克的“自生秩序”理论 | 第58-65页 |
八、地方治理思路下中国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前景展望 | 第65-68页 |
(一) 当前实践和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 第65-66页 |
(二) 未来该理论在微观研究层面可能产生影响力和改造作用的大小 | 第66-68页 |
(三) 社会影响 | 第68页 |
九、基于一门纯粹科学研究的重生 | 第68-70页 |
(一) 摧垮和批判当前的地方治理思路下的两个极端:实际的无理论状态和“玄学”清谈状态 | 第68-69页 |
(二) 可能的一门纯粹科学研究的诞生 | 第69-70页 |
(三) 范例作用 | 第70页 |
十、一个中国地方治理思路下的案例分析 | 第70-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