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LDPC码及其自适应编码技术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缩略字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4页 |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信道模型 | 第16-18页 |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 第18-19页 |
·LDPC 码的历史与发展 | 第19-21页 |
·自适应编码技术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课题来源和本文的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LDPC 码的基本原理 | 第24-34页 |
·概述 | 第24-26页 |
·LDPC 码译码算法 | 第26-29页 |
·LDPC 码的编码 | 第29-31页 |
·LDPC 码的性能分析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准规则LDPC 码的构造 | 第34-49页 |
·π旋转LDPC 码 | 第34-43页 |
·一种新的置换阵构造法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LDPC 码的自适应编码技术 | 第49-64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自适应编码基本原理 | 第50-53页 |
·传统的变码率编码方案 | 第53-54页 |
·一种新的自适应编码方案 | 第54-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自适应编码中的信噪比估计 | 第64-72页 |
·信噪比估计算法综述 | 第64-69页 |
·性能仿真和讨论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本文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72-74页 |
·本文总结 | 第72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