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 ·有机电致发光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第8-11页 |
|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机理 | 第11-13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第13-15页 |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掺杂 | 第15-18页 |
| ·概述 | 第15页 |
| ·掺杂材料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5页 |
| ·有机掺杂发光材料 | 第15-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特色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7页 |
| 第二章 基于混合主体的掺杂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测试 | 第27-38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中所用的材料特性 | 第27-30页 |
| ·PVK的基本性质 | 第27-28页 |
| ·Alq的基本性质 | 第28-29页 |
| ·DCM的基本性质 | 第29-30页 |
| ·器件的制备 | 第30-34页 |
| ·ITO的刻蚀 | 第30-31页 |
| ·基片的清洗 | 第31页 |
| ·溶液的配置 | 第31-32页 |
| ·旋涂发光层 | 第32-34页 |
| ·热蒸发Alq | 第34页 |
| ·热蒸发金属电极Al | 第34页 |
| ·器件的封装 | 第34页 |
| ·评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主要参数 | 第34-36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4-35页 |
| ·发光光谱 | 第35-36页 |
| ·电流电压曲线 | 第36页 |
| ·测试仪器 | 第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基于混合主体的掺杂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 | 第38-58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光激发下从PVK到DCM有效的能量转移 | 第38-44页 |
| ·基于单个主体的掺杂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 第44-46页 |
| ·基于混合主体的掺杂红光有机发光器件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混合主体器件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47-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第四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输运特性研究 | 第58-77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输运特性基本概念 | 第58-61页 |
| 4..1.1 引言 | 第58页 |
| 4..1.2 载流子注入机制 | 第58-59页 |
| 4..1.3 载流子的传输 | 第59-61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输运特性模拟分析 | 第61-74页 |
| ·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输运特性模拟分析 | 第61-69页 |
| ·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输运特性模拟分析 | 第69-74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 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