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传质性能及强化的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膜分离过程简介 | 第10页 |
·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膜接触器与中空纤维膜组件 | 第11-13页 |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20页 |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传质性能 | 第13-18页 |
·管程传质 | 第13-14页 |
·壳程传质 | 第14-18页 |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传质强化 | 第18-20页 |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平直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传质性能研究 | 第22-49页 |
·引言 | 第22页 |
·理论部分 | 第22-27页 |
·流体力学性能 | 第22-24页 |
·传质性能 | 第24-26页 |
·传质准数关联式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膜组件的制备 | 第27页 |
·组件特性参数 | 第27-28页 |
·实验流程及设备 | 第28-29页 |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 第29-32页 |
·理论部分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示踪剂出口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31页 |
·不同装填分率组件方差的比较 | 第31-32页 |
·装填分率对壳程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流体力学性能 | 第32-34页 |
·相同Re时传质系数的比较 | 第34-35页 |
·传质准数关联式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操作方式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均匀装填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传质性能的理论计算 | 第39-45页 |
·纤维面积的分布 | 第39-40页 |
·传质系数的计算 | 第40-43页 |
·流量分布 | 第43页 |
·传质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第43-45页 |
·纤维外径多分散性对壳程传质性能影响的理论计算 | 第45-48页 |
·理论部分 | 第45页 |
·流量分布 | 第45-46页 |
·传质性能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缠绕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传质性能研究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理论部分 | 第49-52页 |
·螺旋管中的Dean二次流与De数 | 第49-51页 |
·流体在螺旋管内流动的压力损失 | 第51页 |
·缠绕角 | 第51页 |
·传质准数关联式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缠绕式与平直式组件传质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管程传质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壳程传质性能比较 | 第54页 |
·缠绕角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流体力学性能 | 第55-57页 |
·管程流体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壳程流体力学性能 | 第56-57页 |
·传质性能 | 第57-58页 |
·传质准数关联式 | 第58-59页 |
·缠绕直径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纤维内径对管程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超声波对中空纤维膜组件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引言 | 第62页 |
·超声波作用原理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超声功率对膜组件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流体流量对膜组件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页 |
·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 第66-68页 |
符号说明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