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纳米材料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第11-19页 |
1.1.1 纳米ZnO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1.2 纳米TiO_2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1.3 纳米SiO_2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2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19-21页 |
1.2.1 纳米ZnO的表面改性 | 第19-20页 |
1.2.2 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 | 第20-21页 |
1.2.3 其它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21页 |
§1.3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采用硬脂酸和钛酸丁酯对纳米复合粉体的表面处理 | 第23-3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1.1 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2.2.1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24-26页 |
2.2.2 粉体表面包覆情况测试 | 第26页 |
2.2.3 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2.4 抗菌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选用Span80对纳米复合粉体的表面处理 | 第30-37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1.1 试剂和仪器 | 第30-3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3页 |
3.2.2 Span80加入量对粉体分散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粉体表面包覆情况测试 | 第34页 |
3.2.4 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3.2.5 抗菌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纳米Mg(OH)_2、Sb_2O_3复合粉体的表面处理 | 第37-4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4.1.1 实验药品及原料 | 第37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4.1.3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4.2.1 改性剂的选择 | 第38-40页 |
4.2.2 改性剂用量的选择 | 第40-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纳米ZnO和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 | 第44-55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5.1.1 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5.1.2 实验药品及原料 | 第45页 |
5.1.3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5.1.4 实验步骤 | 第45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5.2.1 制备纳米ZnO、TiO_2粉体 | 第45-46页 |
5.2.2 纳米ZnO、TiO_2复合粉体的改性制备 | 第46-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复合氧化物钛酸锌制备 | 第55-62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6.1.1 实验药品及原料 | 第55页 |
6.1.2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6.1.3 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55-56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6.2.1 均匀沉淀法 | 第56-57页 |
6.2.2 微乳液法 | 第57-60页 |
6.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