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股东大会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一、股东大会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0-12页 |
(一) 股东大会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股东大会的分类 | 第11-12页 |
二、股东大会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4页 |
(一) 股东大会制度的产生及作用 | 第12-13页 |
(二) 世界各国股东大会制度的立法变迁 | 第13-14页 |
三、我国股东大会制度概况 | 第14-16页 |
(一) 我国股东大会的概念和职权 | 第14页 |
(二) 我国股东大会制度的立法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制度现状分析 | 第16-28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现状 | 第16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一) 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热情不高 | 第17-18页 |
(二) 股东大会形式化倾向严重 | 第18页 |
(三) 内部人控制情况严重 | 第18-19页 |
(四) 监事会不监事,独立董事不独立 | 第19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制度及其立法缺陷 | 第19-28页 |
(一) 我国股东大会召集制度及缺陷 | 第19-22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组成的规定及缺陷 | 第22页 |
(三) 我国的股东大会投票制度及缺陷 | 第22-23页 |
(四) 我国的委托投票制度及缺陷 | 第23-25页 |
(五) 我国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及缺陷 | 第25-26页 |
(六) 我国的瑕疵决议无效、撤销和救济制度及其缺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28-50页 |
一、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制度 | 第28-34页 |
(一)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召集制度的意义 | 第28页 |
(二) 规范我国临时股东大会召集制度 | 第28-34页 |
二、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组成制度 | 第34-36页 |
(一) 各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组成制度的有关规定 | 第34-35页 |
(二)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组成制度 | 第35-36页 |
三、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 | 第36-40页 |
(一) 国际上累积投票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 第36-37页 |
(二) 累积投票制度的效果分析 | 第37-38页 |
(三) 完善我国的累积投票制度 | 第38-40页 |
四、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方式 | 第40-43页 |
(一)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网络投票制度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二)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网络投票制度的优越性 | 第41-42页 |
(三) 网络投票制度设计 | 第42-43页 |
五、建立和完善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 | 第43-45页 |
(一) 类别股东大会的概念 | 第43-44页 |
(二) 建立和完善我国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 | 第44-45页 |
六、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 第45-46页 |
(一) 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的必需性 | 第45-46页 |
(二) 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的完善 | 第46页 |
七、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瑕疵决议的无效和撤销及救济制度 | 第46-48页 |
(一) 各国对瑕疵决议的无效和撤销及救济制度的有关规定 | 第46-47页 |
(二) 完善我国瑕疵决议无效和撤销及救济制度 | 第47-48页 |
八、完善股东大会监督制度,建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协会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