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视觉图像处理并行化的需求 | 第9-10页 |
1.1.2 视觉图像处理网格化的需求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并行计算中任务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图像并行处理技术及面临的挑战 | 第12页 |
1.2.3 网格技术 | 第12-14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图像并行处理数据划分和数据通讯若干问题 | 第15-21页 |
2.1 图像并行处理中数据并行问题特点 | 第15-16页 |
2.2 图像并行处理数据划分和通讯量分析 | 第16-20页 |
2.2.1 图像处理的分类和数据划分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2 域处理数据划分的通讯量分析 | 第17-18页 |
2.2.3 域处理数据划分减少通讯冲突的途径 | 第18-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协作任务预约调度模型及算法 | 第21-32页 |
3.1 引言 | 第21-23页 |
3.1.1 协作模式任务调度概述 | 第21-22页 |
3.1.2 工作站网络概述 | 第22-23页 |
3.2 异构环境下协作任务调度算法新的成果 | 第23-25页 |
3.2.1 异构环境下修正的协作任务最优化调度的思想 | 第23-24页 |
3.2.2 异构环境下启发式协作任务调度的思想 | 第24-25页 |
3.3 协作任务预约调度策略及实现 | 第25-31页 |
3.3.1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5-26页 |
3.3.2 算法描述 | 第26-28页 |
3.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数据迁移机制的非抢先动态负载平衡 | 第32-41页 |
4.1 负载平衡调度算法及实现机制分类 | 第32-34页 |
4.2 数据迁移及相关工作 | 第34-35页 |
4.3 基于数据迁移机制的非抢先动态负载平衡系统 | 第35-40页 |
4.3.1 系统组成 | 第35-37页 |
4.3.2 基于数据迁移机制的非抢先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 第37-38页 |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架构设计 | 第41-52页 |
5.1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设计背景 | 第41-43页 |
5.2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设计目标 | 第43页 |
5.3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体系结构 | 第43-47页 |
5.3.1 应用层 | 第44-45页 |
5.3.2 用户中间件层 | 第45页 |
5.3.3 核心中间件层 | 第45-47页 |
5.3.4 资源层 | 第47页 |
5.4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的基本调度服务接口 | 第47-49页 |
5.5 图像处理网格系统工作流程 | 第49-50页 |
5.6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