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1 植物区系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9-12页 |
1.1.1 植物区系的定义 | 第9页 |
1.1.2 植物区系的研究对象 | 第9页 |
1.1.3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1.4 植物区系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1.4.1 分类学的统计和分析 | 第10-11页 |
1.1.4.2 分布区制图和分布区型谱 | 第11页 |
1.1.4.3 特有性分析 | 第11-12页 |
1.1.5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 第12-14页 |
1.3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历史的和现状 | 第14-19页 |
1.3.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历史 | 第14-15页 |
1.3.2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2.1 中国植物区系理论 | 第15-16页 |
1.3.2.2 中国植物区系区划 | 第16页 |
1.3.2.3 中国植物区系的性质 | 第16-17页 |
1.3.2.4 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1.4 湖南植物区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9-23页 |
1.4.1 湖南植物区系研究的历史 | 第19-20页 |
1.4.2 湖南植物区系研究的现状 | 第20-23页 |
1.4.2.1 湖南基本地形、气候与土壤 | 第20页 |
1.4.2.2 湖南植物区系的归属 | 第20-21页 |
1.4.2.3 湖南植物区系的特征 | 第21-23页 |
2 通道县自然概况 | 第23-25页 |
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第23页 |
2.2 自然条件及其对植物区系的影响 | 第23-25页 |
3 森林植被主要类型 | 第25-30页 |
3.1 暖性常绿针叶林 | 第25-26页 |
3.2 落叶阔叶林 | 第26-27页 |
3.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第27页 |
3.4 常绿阔叶林 | 第27-28页 |
3.5 常绿革叶灌丛 | 第28-29页 |
3.6 落叶阔叶灌从 | 第29页 |
3.7 常绿阔叶灌丛 | 第29-30页 |
4 湖南木本植物新记录 | 第30-32页 |
5 植物区系分析 | 第32-47页 |
5.1 科的分析 | 第32-35页 |
5.1.1 科的大小分析 | 第32-34页 |
5.1.2 科的分布区类型 | 第34-35页 |
5.2 属的分析 | 第35-41页 |
5.2.1 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 第35页 |
5.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第35-41页 |
5.3 种的分析 | 第41-47页 |
5.3.1 非中国特有种分析 | 第41-43页 |
5.3.1.1 世界分布 | 第41页 |
5.3.1.2 热带分布 | 第41-43页 |
5.3.1.3 温带分布 | 第43页 |
5.3.2 中国特有种分析 | 第43-47页 |
6 通道木本植物区系在湖南植物区系中的作用 | 第47-49页 |
7 通道县植物区系的隶属 | 第49-51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8.1 结论 | 第51-52页 |
8.2 建议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115页 |
通道侗族自治县木本植物名录 | 第60-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