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二硫键结构特征与序列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0页
   ·生物信息学概述第14-25页
     ·生物信息学产生的背景第14-15页
     ·生物信息学的概念第15-16页
     ·生物信息学的意义第16-17页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第20-25页
   ·蛋白质二硫键研究综述第25-32页
     ·大肠杆菌蛋白质二硫键的形成第26-28页
     ·真核生物蛋白质二硫键的形成第28-30页
     ·二硫键形成预测第30-32页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32-3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0页
第二章 高质量蛋白质二硫键空间结构数据库的构建第40-48页
   ·前言第40-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出发数据库-PISCES Culled PDB 数据库第41页
     ·高质量蛋白质二硫键数据库的构建第41-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4页
     ·建库过程中特殊情况说明第43页
     ·高质量蛋白质二硫键数据库中的氨基酸构成第43-44页
     ·高质量蛋白质二硫键数据库数据格式说明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附表2-1第46-48页
第三章 EcoPDB-高精度大肠杆菌蛋白质结构与对应基因序列数据集的构建第48-61页
   ·前言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材料第48-49页
     ·建库方法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1页
     ·建库过程中特殊情况说明第49-50页
     ·数据库总体说明第50页
     ·EcoPDB 数据库分类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表3-1第53-60页
 附表3-2第60-61页
第四章 蛋白质二硫键序列分布特征分析第61-72页
   ·前言第6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数据库第61-62页
     ·分析方法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蛋白质二硫键分布特征分析第62页
     ·半胱氨酸氧化还原状态的协同性现象第62-63页
     ·蛋白质序列的二硫键分布数目第63页
     ·蛋白质序列长度与二硫键的关系第63-64页
     ·形成二硫键的两个 CYS 之间的序列距离第64-65页
     ·形成二硫键的两个 CYS 之间的约化距离第65-66页
     ·二硫键在蛋白质序列中的出现位置第66-67页
     ·氧化态CYS 和还原态CYS 周围氨基酸分布第67-69页
     ·20 种氨基酸对于二硫键形成的贡献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第五章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半胱氨酸二硫键形成状态预测第72-90页
   ·前言第72-73页
   ·材料与方法第73-78页
     ·数据库第73页
     ·方法第73-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3页
     ·Q 值累计分布第78-79页
     ·400 种二肽对二硫键形成的贡献第79-81页
     ·基于20 种氨基酸百分含量的预测准确率第81-82页
     ·基于400 种二肽百分含量的预测准确率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表5-1第86-90页
第六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半胱氨酸二硫键形成状态预测第90-106页
   ·前言第90-91页
   ·支持向量机理论第91-92页
     ·基本原理第91-92页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第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6页
     ·数据库第92-93页
     ·SVM 应用软件第93页
     ·方法第93-95页
     ·预测准确率检验方法第95-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02页
     ·20 种氨基酸对二硫键形成的贡献第96-97页
     ·第二层 SVM 分类器的参数优化第97-98页
     ·OXICYS 和REDCYS 集蛋白质的CATH 结构分类第98页
     ·两层混合分类器的预测结果第98-99页
     ·不同算法的半胱氨酸二硫键形成状态预测准确率比较第99-101页
     ·SVM 算法的优势和缺点第101-102页
     ·不同算法的结合及其它相关有用信息的整合第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七章 大肠杆菌蛋白质二硫键形成与基因密码子关联性分析第106-117页
   ·前言第106-107页
   ·影响同义密码子用语的因素第107-108页
   ·材料与方法第108-110页
     ·数据库第108页
     ·同义密码子携带的信息量第108-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14页
     ·半胱氨酸同义密码子用语与其局部氨基酸残基的关联情况第110-112页
     ·同义密码子用语与半胱氨酸二硫键形成之间的关联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附表7-1第116-117页
第八章 蛋白质二硫键形成模式与结构同源性关联性分析第117-154页
   ·前言第117-1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19-121页
     ·二硫键形成模式数据集第119页
     ·二硫键拓扑结构第119-120页
     ·二硫键形成模式相似性判别公式第120页
     ·基于二硫键形成模式的蛋白质结构分类第120-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31页
     ·二硫键形成模式计算与分类第121-125页
     ·基于二硫键形成模式的蛋白质结构分类第125-130页
     ·使用二硫键形成模式信息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附表8-1第135-154页
结论第154-157页
论文创新点第157-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附录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第162-163页
附录2 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涡轮转子结构参数化设计、分析及其软件集成
下一篇: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法与BP神经网络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