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概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0-11页 |
一、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特征 | 第11页 |
第二节 执行异议之诉的分类 | 第11-13页 |
一、 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12页 |
二、 案外人异议之诉 | 第12页 |
三、 许可执行之诉 | 第12页 |
四、 分配方案异议之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功能和价值 | 第13-15页 |
一、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功能 | 第13页 |
二、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价值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域外法考察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定 | 第15-18页 |
一、 德国 | 第15-16页 |
二、 日本 | 第16页 |
三、 法国 | 第16-17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域外民事异议之诉制度的启示 | 第18-19页 |
一、 在执行异议之诉的种类方方面 | 第18页 |
二、 在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方面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 | 第19-23页 |
一、 债务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二、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三、 许可执行之诉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异议之诉的缺陷 | 第23-27页 |
一、 执行机构审查程序前置的缺陷 | 第23-24页 |
二、 对债务人异议之诉未加规定 | 第24页 |
三、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规定不够完善 | 第24-25页 |
四、 对恶意提起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制裁措施不完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建议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 | 第27-29页 |
一、 主体 | 第27页 |
二、 事由 | 第27-28页 |
三、 管辖法院 | 第28页 |
四、 异议之诉的时限 | 第28页 |
五、 效力 | 第28页 |
六、 判决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 | 第29-30页 |
一、 进一步明确执行异议的审查机构 | 第29页 |
二、 完善审查程序前置 | 第29页 |
三、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提起事由的完善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进一步明确许可执行之诉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处理程序 | 第30-31页 |
一、 当事人 | 第30页 |
二、 受案法院 | 第30页 |
三、 起诉时间 | 第30页 |
四、 判决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恶意提起异议之诉的防范 | 第31-32页 |
一、 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 | 第31页 |
二、 建立赔偿制度 | 第31-32页 |
第五节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审理程序的完善 | 第32-35页 |
一、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适用范围的完善 | 第32页 |
二、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提起时间的完善 | 第32-33页 |
三、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审理机构的完善 | 第33页 |
四、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审限与审级的完善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