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孟子(孟轲,公元前390~前305年)论文

孟子的诠释理论与实践--以孟子引论《诗》、《书》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孟子诠释思想的终极依据——“惟道所在”第7-19页
 (一) “道”的含义的历史演变及孟子对“道”的阐发第7-9页
 (二) “道”的三重含义第9-13页
 (三) “惟道所在”的原则第13-19页
二、孟子诠释思想的具体原则第19-29页
 (一)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原则第19-21页
 (二) “以意逆志”的原则第21-23页
 (三) “知人论世”的原则第23-27页
 (四) “知言”的原则第27-29页
三、孟子的诠释实践第29-37页
 (一) 第一类诠释实践-体现全部诠释原则第29-31页
 (二) 第二类诠释实践-体现部分诠释原则第31-34页
 (三) 第三类诠释实践-体现根本诠释原则第34-37页
四、孟子诠释思想与后世诠释思想的关联第37-46页
 (一) 本质主义的诠释学路向第37-41页
 (二) 重视考据的诠释学方法第41-42页
 (三) 推己及人的诠释学方法第42-44页
 (四) 敢于怀疑的诠释学精神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对称性的分析
下一篇:“反哺”与宋元小说话本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