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

前言第1-11页
第一章 牡丹起源考第11-19页
 第一节 牡丹起源争论概述第11-12页
 第二节 牡丹的药物学和生物学记载第12-15页
 第三节 牡丹人工栽培起源考第15-19页
第二章 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传播与分布第19-48页
 第一节 长安城牡丹的引种第19-22页
 第二节 长安城内牡丹的传播第22-24页
  (一) 唐玄宗时期牡丹的渐次扩展第22-23页
  (二) 唐代后期长安牡丹的大量栽培种植第23-24页
 第三节 长安城内牡丹的分布第24-48页
  (一) 皇家园林区第25-28页
  (二) 寺观园林区第28-38页
  (三) 私家园林区第38-48页
第三章 唐五代其他各地牡丹的分布第48-57页
 第一节 洛阳牡丹第48-52页
 第二节 两京外其他各地牡丹第52-57页
  (一) 浙江牡丹第52-53页
  (二) 江西牡丹第53页
  (三) 四川牡丹第53-54页
  (四) 湖北牡丹第54-57页
第四章 唐代牡丹兴盛的原因第57-61页
 (一) 自然原因第57页
 (二) 经济、政治原因第57-58页
 (三) 社会风尚原因第58页
 (四) 心理、主流文化原因第58-61页
第五章 唐代牡丹文化初探第61-72页
 第一节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唐代牡丹园艺第61-66页
  (一) 唐代牡丹的种植技术及著名花工第61-64页
  (二) 唐及五代牡丹品种第64-66页
 第二节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人赏牡丹风尚第66-68页
 第三节 “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唐代牡丹市场第68-70页
 第四节 “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代牡丹诗歌第70-72页
总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第77-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