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3页 |
| ·研究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的意义 | 第8-10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航空航天用电机的类型选择及结构形式分析研究 | 第18-32页 |
| ·航空航天用电机的类型对比分析 | 第18-21页 |
| ·几种电机在航天领域的使用的对比分析 | 第18-20页 |
| ·几种电机在航空领域的使用的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 ·航空航天用电机的结构对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 第21-27页 |
| ·电机的可靠性分配 | 第21-23页 |
| ·冗余设计 | 第23-24页 |
| ·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24-27页 |
| ·电机的可靠性预计 | 第27-32页 |
| ·可靠性预计目的及基本方法 | 第27-30页 |
| ·电机可靠性模型的确立及预计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电机的可靠性分析技术 | 第32-48页 |
|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 第33-37页 |
| ·故障分析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目的和作用(FMECA) | 第33页 |
| ·FMECA的基本步骤流程图 | 第33-34页 |
| ·采用FMECA对直流电机进行分析 | 第34-37页 |
| ·故障树分析 | 第37-41页 |
| ·故障树及故障树分析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 ·电机的故障树分析 | 第38-39页 |
| ·电机的故障树分析 | 第39-41页 |
|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与故障树分析的关系 | 第41页 |
|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 第41-48页 |
|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目的和作用 | 第41-42页 |
| ·电机的故障报告举例 | 第42-48页 |
| 第四章 电机的可靠性设计 | 第48-79页 |
| ·电机可靠性设计的要求 | 第48-49页 |
| ·电机的电磁设计 | 第49-68页 |
| ·稀土永磁材料的选用 | 第49-50页 |
| ·稀土永磁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50-53页 |
| ·采用场—路结合法实现电机的电磁设计 | 第53-68页 |
| ·电机结构设计 | 第68-71页 |
| ·电机结构设计 | 第68-70页 |
| ·采用UG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 第70-71页 |
| ·关键技术研究 | 第71-79页 |
| ·真空条件下电刷磨损的研究 | 第71-76页 |
| ·电机性能一致性研究 | 第76-79页 |
| 第五章 电机的可靠性试验 | 第79-92页 |
| ·电机的基本性能试验 | 第79-85页 |
| ·电机的性能试验 | 第80-85页 |
| ·电机的可靠性试验 | 第85-92页 |
| ·电机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分类 | 第85-86页 |
|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 第86-92页 |
| 第六章 电机寿命分析 | 第92-97页 |
| ·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预计 | 第92页 |
| ·非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预计 | 第92-94页 |
| ·电机的寿命分析 | 第94-97页 |
| 总结 | 第97-9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97-98页 |
| ·工作展望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 附录 | 第104-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