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 引言 | 第1-13页 |
| 1 森林旅游的内涵 | 第13-21页 |
| ·森林、森林旅游与人类的关系 | 第13页 |
| ·基础学科与森林旅游的关系 | 第13-17页 |
| ·游憩与旅游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 | 第13-14页 |
| ·旅游产品概念对森林旅游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旅游人类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 | 第15-16页 |
| ·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 | 第16-17页 |
| ·森林旅游的基本内涵 | 第17-19页 |
| ·森林旅游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 ·森林旅游的属性 | 第17-19页 |
| ·森林旅游的特点 | 第19页 |
| ·森林旅游的基本项目和内容 | 第19页 |
| ·中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 第19-21页 |
| 2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21-42页 |
| ·中国森林旅游的由来 | 第21页 |
|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意义作用 | 第21-25页 |
| ·生态效益 | 第21-23页 |
| ·经济效益 | 第23-24页 |
| ·社会效益 | 第24-25页 |
|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 第25-42页 |
| ·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 ·建设成就 | 第26-27页 |
| ·主要做法及经验 | 第27-29页 |
| ·中国森林旅游的主要旅游形式 | 第29-31页 |
| ·中国森林旅游规划分区 | 第31-42页 |
| 3 国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 | 第42-50页 |
| ·国外森林旅游发展历史 | 第42-44页 |
| ·国外主要进行的森林旅游理论研究和现状 | 第44-50页 |
| 4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展望与条件分析 | 第50-61页 |
|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趋势 | 第50-53页 |
| ·影响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条件分析 | 第53-61页 |
| ·内部环境分析 | 第53-57页 |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57-58页 |
| ·中国加入WTO对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58-61页 |
| 5 中国森林旅游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 第61-74页 |
| ·对森林旅游规划方面的思考 | 第61-68页 |
| ·坚持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 | 第61-62页 |
| ·保持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 | 第62-64页 |
| ·走特色旅游之路 | 第64-65页 |
| ·客观地预测客源市场 | 第65页 |
| ·向国际标准靠拢 | 第65-67页 |
| ·特色的形象定位 | 第67-68页 |
| ·中国森林旅游的管理新策略 | 第68-71页 |
| ·创新用人机制 | 第68-70页 |
| ·加大投资力度 | 第70页 |
| ·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旅游经营体系和运行机制 | 第70页 |
| ·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 | 第70页 |
| ·导入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 | 第70-71页 |
| ·发展时空差协调法 | 第71页 |
| ·开展绿色经营管理 | 第71页 |
| ·中国森林旅游营销新策略 | 第71-74页 |
| ·促销原则创新 | 第71-72页 |
| ·营销手段创新 | 第72-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 个人简介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