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MBO交易结构概述 | 第11-20页 |
一、 MBO及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一) MBO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MBO与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二、 MBO交易结构的概念 | 第13页 |
三、 MBO交易结构的分类 | 第13-15页 |
(一) 按照MBO交易结构中收购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资产型收购和股权型收购 | 第13-14页 |
(二) 按照MBO交易结构的线路,可以分为直线MBO和曲线MBO | 第14页 |
(三) 按照MBO交易结构收购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非公司制企业MBO、一般公司MBO和上市公司MBO | 第14-15页 |
四、 MBO交易结构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一) MBO交易结构是由系列关联合同组成的,即合同束。准据法呈现复合性 | 第15-16页 |
(二) MBO交易结构体现杠杆收购的特点 | 第16页 |
(三) MBO交易结构的合同束具有明显的涉他性 | 第16-17页 |
(四) MBO交易结构具有较强的商事特别性 | 第17页 |
(五) MBO交易结构中收购方收购目标企业股权具有典型的关联交易性 | 第17-18页 |
五、 MBO交易结构法律规制的性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MBO交易结构母系统要素法律分析 | 第20-23页 |
一、 MBO交易结构要素的静态考察 | 第20-21页 |
(一) MBO交易结构的主体 | 第20页 |
(二) MBO交易结构内容 | 第20-21页 |
(三) MBO交易结构的客体 | 第21页 |
二、 MBO交易结构要素的动态分析 | 第21-23页 |
(一) MBO交易结构的动机 | 第21-22页 |
(二) 西方MBO交易结构的目的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西方MBO交易结构子系统法律分析之一--利益冲突 | 第23-29页 |
一、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3-24页 |
二、 收购方和目标企业的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4-26页 |
三、 收购方与收购竞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6页 |
四、 收购方与目标企业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6-27页 |
五、 收购方与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7-28页 |
六、 收购方与目标企业职工的利益冲突 | 第28页 |
七、 交易各方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西方MBO交易结构子系统法律分析之二--利益协调 | 第29-44页 |
一、 管理层和被收购方以及目标企业其他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 | 第29-40页 |
(一) 组织协调 | 第29-30页 |
(二) 公平意见程序 | 第30-33页 |
(三) 保证条款程序协调 | 第33-34页 |
(四) 信息披露程序协调 | 第34-36页 |
(五) 竞价程序协调 | 第36页 |
(六) 估价权制度协调及评价分析 | 第36-37页 |
(七) 股东表决权制度协调及评价分析 | 第37-38页 |
(八) 要约收购协调 | 第38-40页 |
二、 收购方与收购竞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协调 | 第40-42页 |
(一) 强制拍卖 | 第40-42页 |
三、 收购方与目标企业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协调 | 第42页 |
四、 收购方与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协调 | 第42-43页 |
五、 收购方与目标企业职工的利益冲突的协调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对我国MBO交易结构法律规制的检讨和完善 | 第44-51页 |
一、 关于MBO的法律规制已经初步形成体系 | 第44-46页 |
二、 推动国有股减持,加速国有企业改制,创制MBO的制度环境,扫清法律规制的制度障碍 | 第46页 |
三、 检讨立法思路,确立MBO交易结构主体的一体保护理念 | 第46-47页 |
四、 独立董事制度虽已建立,但有待健全,并应以此为核心,配套相关制度制度,形成制度合力 | 第47-48页 |
五、 信息披露制度已有成效,还应不断完善 | 第48页 |
六、 合理配置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完善MBO私权救济制度 | 第48-49页 |
七、 系统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法规,引进MBO信托,为MBO的融资开辟道路 | 第49-51页 |
结 论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