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AMS与测量本底 | 第11-22页 |
·普通质谱计及其局限 | 第11-13页 |
·AMS简介 | 第13-17页 |
·离子源 | 第14页 |
·低能注入系统 | 第14-15页 |
·串列加速器 | 第15-16页 |
·高能分析系统 | 第16页 |
·探测器 | 第16页 |
·计算机控制与数据获取系统 | 第16-17页 |
·国内外开展的工作 | 第17-18页 |
·AMS测量中的本底 | 第18-22页 |
·干扰来源分析 | 第19-21页 |
·本底的分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中重核的AMS测量实验谱的预先研究方法的建立 | 第22-42页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22-28页 |
·测量条件的确定 | 第22-24页 |
·束流条件的确定 | 第24-25页 |
·探测器的确定 | 第25-28页 |
·程序的物理模型与程序设计 | 第28-39页 |
·程序的物理模型 | 第28-30页 |
·程序设计 | 第30-39页 |
·方法检验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计算方法的应用 | 第42-63页 |
·~(41)Ca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 | 第42-52页 |
·~(41)Ca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42-44页 |
·理论计算 | 第44-47页 |
·实验 | 第47-52页 |
·理论与实验比较分析 | 第52页 |
·~(36)Cl的理论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 | 第52-54页 |
·~(93)Zr、~(41)Ca和~(182)Hf的理论计算 | 第54-63页 |
·~(41)Ca(引出~(41)CaF_3~-)的理论计算 | 第55-57页 |
·~(93)Zr的理论计算 | 第57-61页 |
·~(182)Hf(引出~(182)HfF_5~-)的理论计算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