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香蕉论文

香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香蕉再生体系优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及文献综述第9-37页
 1 引言第9-11页
   ·香蕉的植物学分类第9-11页
   ·香蕉的生物学特性第11页
 2 香蕉植株再生研究进展第11-15页
   ·植物再生的主要途径第12-15页
 3 植物蛋白激酶研究进展第15-28页
   ·植物蛋白激酶的发现第15-16页
   ·植物蛋白激酶家族的分类第16-17页
   ·植物体中蛋白质磷酸化及其调节机制第17-19页
   ·蛋白激酶在植物体中的生理功能第19-22页
     ·调控植物发育第19-20页
     ·参与抗性作用第20-21页
     ·参与激素信号传递第21页
     ·参与光信号传递第21-22页
   ·植物中的类受体蛋白激酶第22-28页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分类第23-25页
       ·具有S-结构域的受体蛋白激酶第23页
       ·富亮氨酸重复区(leucine-rich repeats,LRRs)的受体蛋白激酶第23-24页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类受体蛋白激酶第24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rn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类受体蛋白激酶第24-25页
       ·组氨酸受体蛋白激酶第25页
     ·植物体中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生理功能第25-28页
       ·调控植物发育第25-27页
       ·参与抗性作用第27页
       ·参与激素信号传递第27-28页
   ·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展望第28页
 4 基因功能鉴定第28-36页
   ·基因功能鉴定的方法研究进展第28-36页
     ·基因转导技术第29-31页
       ·非病毒性表达载体第29-31页
       ·病毒表达载体第31页
     ·反义技术第31-33页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N)第31-32页
       ·反义RNA技术第32页
       ·核酶(Ribozyme)技术第32-33页
     ·基因剔除和转基因技术第33页
     ·人工染色体的转导第33-34页
     ·基因诱捕技术第34页
     ·RNA干扰-基因功能研究的新途径第34-36页
       ·RNA干扰的作用机理第35页
       ·RNA干扰的作用特点第35-36页
       ·RNA干扰的导入方式与应用第36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7页
第一章 香蕉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7-43页
 1 材料和试剂第37页
   ·材料第37页
   ·试剂第37页
 2 方法第37-42页
   ·材料处理第37-38页
   ·胚培养途径第38页
   ·材料培养第38-39页
   ·结果第39-42页
 3 结果分析第42-43页
第二章 香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第43-68页
 1 从CDNA文库中筛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第43-61页
   ·试剂与材料第43页
     ·材料第43页
     ·试剂第43页
   ·方法第43-51页
     ·库液稀释倍数的确定第43-45页
     ·库涂板杂交第45-47页
       ·杂交探针的制备第45-46页
       ·噬菌体平板制备第46-47页
     ·滤膜制备和噬菌斑的转印第47-48页
     ·杂交后洗膜第48页
     ·免疫检测第48页
     ·噬菌体环化与鉴定第48-51页
       ·挑取单个分隔良好的噬菌斑环化第48-49页
       ·碱法小量提取质粒第49-50页
       ·重组质粒的筛选及鉴定,测序第50-51页
       ·重组阳性克隆菌的保存第51页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及分析第51页
   ·结果分析第51-56页
     ·库液稀释倍数的确定第51-52页
     ·库液涂板杂交第52-56页
       ·稀释倍数确定第52-53页
       ·噬菌斑原位杂交结果与分析第53页
       ·噬菌体环化与鉴定第53-54页
       ·目的片断测序与分析第54-56页
   ·候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cDNA片断的Southern杂交分析第56-61页
     ·香蕉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第56-57页
       ·材料和试剂第56页
       ·方法第56-57页
     ·候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cDNA片断的Southern杂交分析第57-60页
       ·基因组DNA酶切消化第57-58页
       ·探针的标记第58页
       ·DNA的印记转移第58-59页
       ·Southern杂交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基因组DNA EcoRⅠ、HindⅢ酶切第60页
       ·Southern杂交结果第60-61页
 2 利用RACE的方法克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第61-68页
   ·香蕉总RNA的提取第61-63页
     ·材料与试剂第61页
       ·材料第61页
       ·试剂第61页
     ·方法第61-63页
   ·RNA反转录为5’和3’RACE-Ready cDNA及RACE扩增香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全长第63-66页
     ·5’和3’RACE-Ready cDNA的制备第63-64页
     ·5’和3’端RACE第64-65页
     ·扩增条带回收,连接T-Vector第65页
     ·感受态受体菌的制备第65-66页
     ·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α第66页
     ·碱法小量制备重组质粒第66页
     ·PCR鉴定重组子第66页
   ·RACE结果与分析第66-68页
     ·硼酸法香蕉RNA提取,总RNA电泳第66-67页
     ·5’和3’端RACE结果第67页
     ·质粒提取后PCR鉴定结果第67页
     ·结果分析第67-68页
第三章 候选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CDNA片断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8-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2页
   ·材料第68页
     ·实验所用菌种E.coli DH5α,pCAMBIA3301质粒由本实验室保存第68页
     ·试剂第68页
   ·方法第68-72页
     ·pCAMBIA3301质粒载体的改造第68-69页
     ·插入片段扩增第69-70页
       ·引物设计第69页
       ·向200μl的PCR管中依次加入下列样品第69-70页
     ·回收,连接第70页
     ·转化、筛选和鉴定第70页
     ·PL-intron片段插入改造过的pCAMBIA3301质粒载体第70-71页
     ·pCAMBIA3301-I酶切,正向(sense orientation)特异片段的插入第71-72页
     ·pCAMBIA3301-S-I酶切,反向(anti-sense orientation)特异片段的插入第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78页
   ·pCAMBIA3301质粒载体的酶切,见图3.1第72页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72-73页
   ·目的片断获得第73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及回收第73-74页
   ·pCAMBIA3301-S-I-A重组阳性质粒酶切、PCR鉴定第74-78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78-84页
 1 结论第78-79页
 2 讨论第79-84页
   ·香蕉再生体系的优化第79-80页
     ·概述第79页
     ·香蕉的受体系统(再生体系)可大致分为三类:第79-80页
     ·香蕉体细胞胚培养途径中的几个问题第80页
   ·类受体蛋白激酶第80-81页
   ·KNA干扰第81-84页
     ·RNAi在植物功能基因鉴定中的应用第82-83页
     ·RNAi技术的缺陷第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缩写词(ABBREVIATION)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
下一篇:硬线轧制和水冷过程模拟及CCT曲线的解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