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论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21页 |
·重力式防波堤的发展状况 | 第13-18页 |
·梳式防波堤的研究成果 | 第18-21页 |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2 不规则波浪对非透浪梳式防波堤作用的试验研究 | 第24-48页 |
·试验条件、内容及方法 | 第24-31页 |
·模型相似准则 | 第24页 |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24-25页 |
·试验模型及测点布置 | 第25-28页 |
·试验工况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46页 |
·波浪压强分布特征 | 第31-41页 |
·相对波高对波浪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翼板的波浪力特性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非透浪梳式防波堤结构改进的试验研究 | 第48-62页 |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第48-54页 |
·试验模型及测点布置 | 第48-51页 |
·数据处理 | 第51-53页 |
·试验工况 | 第53-54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三种改进结构翼板上波浪压强的对比 | 第54-55页 |
·改进结构(c)与原始结构翼板上的受力对比 | 第55-56页 |
·反射系数对比 | 第56-57页 |
·改进结构(加"工"字挡板结构)的水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57-61页 |
·翼板波浪压强随相对波高的变化规律 | 第57-58页 |
·胸墙下底板波浪压强随相对波高的变化规律 | 第58-59页 |
·反射系数特性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62-89页 |
·数值波浪水槽模型的建立 | 第63-73页 |
·控制方程 | 第63-65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65-67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7-70页 |
·造波方法 | 第70-72页 |
·数值水槽尺度及网格划分 | 第72-73页 |
·数值波浪水槽的验证 | 第73-81页 |
·线性规则波浪的模拟与验证 | 第73-77页 |
·Stokes波浪的模拟与验证 | 第77-78页 |
·随机波浪的模拟与验证 | 第78-80页 |
·消波效果验证 | 第80-81页 |
·波浪对三维直墙结构物作用模型及验证 | 第81-88页 |
·波浪对直墙防波堤的作用力及网格的验证 | 第81-84页 |
·波浪对方箱结构作用的验证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5 非透浪梳式防波堤的受力机理及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 | 第89-113页 |
·波浪对非透浪梳式防波堤作用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9-95页 |
·模型建立 | 第89-91页 |
·模型验证 | 第91-95页 |
·受力机理分析 | 第95-105页 |
·波浪在异型空腔内的运动过程 | 第95-99页 |
·受冲击时异型空腔内的流场特性 | 第99-102页 |
·结构的危险水位 | 第102-105页 |
·结构的优化 | 第105-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6 透浪式梳式防波堤的水动力学特性的数值研究 | 第113-181页 |
·波浪对透浪式梳式防波堤作用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13-124页 |
·模型建立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113-120页 |
·模型验证 | 第120-124页 |
·受力机理分析 | 第124-151页 |
·结构表面波浪力分布特性 | 第124-130页 |
·翼板的波浪力随结构参数的变化 | 第130-133页 |
·波浪在异型空腔内运动过程分析 | 第133-138页 |
·异型空腔内流场特性 | 第138-151页 |
·水位在胸墙底板以上时结构的水动力学特性 | 第151-158页 |
·规则波作用下结构水平总波浪力折减系数 | 第152-154页 |
·反射系数特性及经验公式 | 第154-157页 |
·透射系数特性及经验公式 | 第157-158页 |
·水位在胸墙底板以下时结构的水动力学特性 | 第158-179页 |
·规则波作用下结构水平总波浪力特性 | 第159-165页 |
·水平总波浪力折减系数经验公式 | 第165-166页 |
·最大波峰力与平均波峰力、波谷力的关系 | 第166-169页 |
·透射系数特性及经验公式 | 第169-177页 |
·结构的危险水位 | 第177-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1页 |
结论 | 第181-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2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92-19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93-194页 |
致谢 | 第194-195页 |
作者简介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