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畸形波的定义 | 第12-14页 |
| ·畸形波事件和观测 | 第14-19页 |
| ·畸形波生成机理的假说 | 第19-22页 |
| ·畸形波的数值模拟 | 第22-23页 |
| ·畸形波的物理模拟及其对结构物的作用 | 第23-2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 2 基于Longuet-Higgins模型的畸形波模拟方法 | 第26-40页 |
| ·随机波浪的模拟及要求 | 第26-29页 |
| ·模拟畸形波的有效模型 | 第29-39页 |
| ·随机波加瞬态波模型 | 第29-35页 |
| ·调制聚焦理论模型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相位调制新方法 | 第40-62页 |
| ·理论模型 | 第40-42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42-44页 |
| ·畸形波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 | 第44-57页 |
| ·组成波数的确定 | 第44-47页 |
| ·调制方向的选取 | 第47-50页 |
| ·调制波数对畸形波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50-54页 |
| ·谱的宽度对畸形波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 ·谱峰周期对畸形波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畸形波模拟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57-60页 |
| ·调制波数对畸形波模拟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谱的宽度对畸形波模拟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谱峰周期对畸形波模拟效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新方法与已有方法的对比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4 天然畸形波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 | 第62-86页 |
| ·数值模拟 | 第62-72页 |
| ·模拟"新年波" | 第62-64页 |
| ·模拟日本海实测畸形波 | 第64-66页 |
| ·模拟北海实测畸形波 | 第66-69页 |
| ·模拟高畸形度畸形波 | 第69-72页 |
| ·物理模拟 | 第72-84页 |
| ·畸形波的物理模拟及验证 | 第72-77页 |
| ·模拟"新年波" | 第77-79页 |
| ·模拟日本海畸形波 | 第79-81页 |
| ·模拟北海畸形波 | 第81-83页 |
| ·模拟高畸形度畸形波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5 畸形波空间演化的物理研究 | 第86-113页 |
| ·畸形波的演化过程 | 第87-99页 |
| ·物理模拟 | 第87-94页 |
| ·数值模拟 | 第94-99页 |
| ·畸形波的生存时间和传播距离 | 第99-112页 |
| ·试验工况选取 | 第100-101页 |
| ·试验结果 | 第101-10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9-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6 畸形波对核电取水构筑物作用的探索 | 第113-13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3-117页 |
| ·天然地形上波浪场中的畸形波 | 第117-121页 |
| ·地形开挖后取水建筑物异常点压力和近岸畸形波 | 第121-130页 |
| ·模型布置 | 第121-124页 |
| ·试验结果 | 第124-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 结论 | 第131-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40-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1-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