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第一节 放牧制度研究概述第10-15页
  1 放牧制度第10-11页
  2 放牧制度比较研究第11-12页
  3 我国的放牧制度研究第12-13页
  4 我国天然草原放牧管理现状第13-15页
 第二节 放牧草地研究概述第15-20页
  1 植物补偿生长第15-16页
  2 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第16-17页
  3 放牧草地群落动态第17-18页
  4 放牧草地种群动态第18-19页
  5 天然放牧草地有性繁殖第19-20页
 第三节 大针茅草原生态地理分布第20页
 第四节 大针茅草原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7页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2-23页
 第二节 样地设置第2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3-27页
  1 群落特征观测第23-25页
   ·群落特征描述第23页
   ·建群种株丛结构第23-24页
   ·群落植物多样性第24页
   ·优势种群有性繁殖能力第24-25页
     ·繁殖分配及生殖枝分化率第24-25页
     ·有效结实生殖枝及种子雨第25页
     ·种子萌发力第25页
  2 群落净初级生产量第25-26页
  3 牧草营养成分及家畜体增重第26页
   ·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第26页
   ·家畜体增重第26页
  4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7-62页
 第一节 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的影响第27-36页
  1 群落净初级生产量第27页
  2 群落现存量第27页
  3 群落净生长量月动态第27-28页
  4 群落特征第28页
  5 群落植物多样性第28-31页
   ·群落α多样性第28-30页
   ·群落β多样性第30-31页
     ·群落β多样性指数第30页
     ·群落相似性第30-31页
  6 功能群结构第31-33页
   ·生活型类群结构第31-33页
     ·丛生禾草第31页
     ·根茎禾草第31页
     ·多年生杂类草第31-33页
     ·短命植物第33页
   ·适口性类群结构第33页
     ·适口性好类群第33页
     ·适口性中类群第33页
     ·适口性差类群第33页
  7 小结第33-36页
 第二节 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优势种群的影响第36-56页
  1 优势种群现存量第36-37页
  2 优势种群补偿生长第37-38页
  3 种群特征第38-48页
   ·大针茅种群第38-42页
     ·高度第38页
     ·盖度第38-39页
     ·密度第39-40页
     ·重要值第40页
     ·株丛结构第40-41页
     ·种群结构第41-42页
   ·羊草种群第42-44页
     ·高度第42-43页
     ·盖度第43页
     ·密度第43页
     ·重要值第43页
     ·种群结构第43-44页
   ·糙隐子草种群第44-45页
     ·高度第44页
     ·盖度第44页
     ·密度第44页
     ·重要值第44-45页
     ·种群结构第45页
   ·其它种群第45-48页
  4 优势种群有性繁殖能力第48-53页
   ·植物种群繁殖分配和生殖枝分化第48-49页
     ·繁殖分配第48-49页
     ·生殖枝分化第49页
   ·植物种群生殖枝和种子雨第49-51页
     ·生殖枝高度和密度第49-50页
       ·高度第50页
       ·密度第50页
     ·有效结实生殖枝第50-51页
     ·种子雨第51页
   ·植物种群种子萌发力第51-53页
     ·种子千粒重第51页
     ·种子发芽势第51-52页
     ·种子萌发值GV第52页
     ·种子萌发指数GR第52-53页
  5 小结第53-56页
   ·种群生长第53-54页
   ·种群特征第54页
   ·种群结构第54页
   ·种群有性繁殖第54-56页
 第三节 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营养动态及绵羊体增重的影响第56-62页
  1 草群及放牧绵羊日粮营养成分含量动态第56-58页
   ·粗蛋白含量动态第56页
   ·粗纤维含量动态第56页
   ·粗脂肪含量动态第56页
   ·粗灰分含量动态第56-58页
  2 草群及放牧绵羊日粮消化率动态第58页
  3 草群及日粮消化率与其营养成分含量相关分析第58页
  4 绵羊体增重第58-59页
  5 不同放牧制度大针茅草地供需平衡理论分析第59-60页
  6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讨论第62-68页
 1 放牧制度对群落动态影响的理论分析第62-63页
 2 放牧制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及种群的影响第63-66页
   ·划区轮牧第64-65页
   ·连续放牧第65页
   ·禁牧第65-66页
 3 放牧制度与草地牧业生产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71页
 1 群落净初级生产量第68页
 2 群落特征第68页
 3 优势种群补偿生长第68-69页
 4 优势种群特征第69页
 5 优势种群有性繁殖能力第69页
 6 大针茅草原营养动态、绵羊体增重与草畜平衡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0页
附图第80-84页
植物名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发表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西汀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下一篇: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设计和H~+,K~+-ATP酶三维结构的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