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1页 |
| 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第11-20页 |
| ·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 第12-17页 |
| ·、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发展 | 第13-14页 |
|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 | 第14-16页 |
| ·氧化沟工艺 | 第16-17页 |
| ·活性污泥工艺的对比分析 | 第17-20页 |
| 2 氧化沟工艺发展 | 第20-27页 |
| ·VR型、D型以及T型氧化沟 | 第20-21页 |
| ·卡鲁塞尔(Carrousel)工艺 | 第21-23页 |
| ·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 | 第23-24页 |
| ·一体化氧化沟工艺(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Technology) | 第24-27页 |
| 3 理论分析 | 第27-41页 |
| ·一体化氧化沟的基础反应条件 | 第27-34页 |
| ·污泥颗粒的悬浮功 | 第27-32页 |
| ·氧气在液相中的传质 | 第32-34页 |
| ·一体化氧化沟的设计上的缺陷 | 第34-41页 |
| ·传统氧化沟设计的动力学方法假设的缺陷 | 第35-37页 |
| ·一体化氧化沟中结构设计的缺陷 | 第37-41页 |
| 4 实验及讨论 | 第41-76页 |
| ·清洁水和城市污水中溶氧值(DO值)变化规律 | 第41-48页 |
| ·实验数据及讨论 | 第42-48页 |
| ·氧化沟流态研究 | 第48-52页 |
| ·实验地点及方案 | 第48-49页 |
| ·对氧化沟弯道位置的污泥沉积情况研究 | 第49-50页 |
| ·对氧化沟中导流墙的改进研究 | 第50-51页 |
| ·开孔位置的选择和孔径的确定 | 第51-52页 |
| ·氧化沟直道段流体力学条件研究 | 第52-76页 |
| ·氧化沟直段沿流动方向上的不同水深的流动情况研究 | 第53-59页 |
| ·不同水深截面层的流体力学条件研究 | 第59-61页 |
| ·流动方向截面的速度梯度(剪切率)图 | 第61-68页 |
| ·流动方向不同截面流动能量研究 | 第68-76页 |
| 5 OCO工艺的改进型 | 第76-87页 |
| ·OCO工艺的基本流程 | 第76-78页 |
| ·改进型OCO的工艺——一体化OCO工艺提出 | 第78-81页 |
| ·改进型一体化OCO氧化沟工艺试验研究 | 第81-87页 |
| ·实验地点及方案 | 第81页 |
| ·改进型一体化OCO流场分布的研究 | 第81-84页 |
| ·改进型一体化OCO中DO的测量 | 第84-86页 |
| ·传统一体化氧化沟与改进型一体化OCO新工艺的对比 | 第86-8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声明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