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制度变革中的行政执法--我国行政执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言第1-15页
 一、行政执法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研究行政执法的现实意义第11-13页
  (一) 推进行政法治第11-12页
  (二) 保护公民权利第12-13页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第13-15页
第一章 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第15-36页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和内涵第15-22页
  (一) 相关概念梳理第15-22页
  (二) 行政执法涵义第22页
 二、行政执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第22-30页
  (一) 行政许可第23-24页
  (二) 行政处罚第24页
  (三) 行政强制第24-26页
  (四) 行政征收第26页
  (五) 行政给付第26-27页
  (六) 行政奖励第27-28页
  (七) 行政指导第28-29页
  (八) 行政合同第29-30页
 三、行政执法与行政法治第30-36页
  (一) 依法行政与行政法治第30-31页
  (二) 倡导行政法治的理由第31-32页
  (三) 行政法治对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第32-36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执法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54页
 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第36-46页
  (一) 执法体制不顺,权力运行失范第36-39页
  (二) 执法方式单一,规制色彩较浓第39-40页
  (三) 执法程序失衡,忽视公民权利第40-42页
  (四) 人员素质堪忧,管理机制不全第42-43页
  (五) 执法权责脱节,责任制度缺位第43-45页
  (六) 执法自利性强,权力迷失方向第45-46页
 二、我国行政执法的问题分析第46-54页
  (一) 行政立法滞后,执法依据不足第46-48页
  (二) 执法理念落后,权力本位严重第48-49页
  (三) 执法监督乏力,约束机制低效第49-54页
第三章 行政执法改革创新第54-78页
 一、加强行政立法,规范执法依据第54-56页
  (一) 行政立法应遵循法律至上原则第54-55页
  (二) 发挥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机构在政府立法中的作用第55页
  (三) 强调政府立法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第55-56页
  (四) 重视立法程序保障问题第56页
 二、执法体制顺畅,权限划分清晰第56-60页
  (一) 进一步精简执法主体第56-57页
  (二) 加强执法机关还权与分权第57-59页
  (三) 合理划分权限第59-60页
 三、执法方式多样,建设服务政府第60-62页
  (一) 执法方式的多样化第61页
  (二) 执法形式的非权力化第61-62页
 四、执法程序规范,保障程序法治第62-65页
  (一) 完善程序立法,规范执法主体的行为第63页
  (二) 建立基本程序法律制度,保护相对人程序权利第63-65页
 五、执法人员素质优化,健全管理机制第65-67页
  (一) 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行政执法队伍第65-66页
  (二)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机制,严把入口,加强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第66-67页
 六、执法手段高效,建设电子政府第67-70页
  (一) 电子政府的含义及特点第68页
  (二) 电子政府对行政执法的积极影响第68-69页
  (三) 电子政府的实现形式第69-70页
 七、执法责任明确,健全监督机制第70-75页
  (一) 进一步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第70-72页
  (二)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权制权。第72-75页
 八、执法理念重塑,权利本位为先第75-78页
  (一) 公有权力观第75-76页
  (二) 服务行政观第76-77页
  (三) 透明行政观第77-78页
第四章 行政综合执法的初步探索第78-91页
 一、行政综合执法的界定第78-83页
  (一) 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第78-79页
  (二) 行政综合执法的含义第79-80页
  (三) 行政综合执法的特点第80-81页
  (四) 行政综合执法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关系第81-83页
 二、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主要尝试第83-84页
  (一) 联合执法第83页
  (二) 授权巡警行使多方面的行政处罚权第83-84页
  (三) 综合执法第84页
 三、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难点第84-91页
  (一) 综合执法机关的主体资格问题第85-87页
  (二) 综合执法机关权力来源第87-88页
  (三) 综合执法的立法第88-89页
  (四) 行政综合执法在行政执法改革中地位第89-91页
结语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后记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P公司营销渠道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