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理论及其在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中的应用
|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 ·光通信波分复用(WDM)技术概述 | 第7-8页 |
| ·光通信波分复用器件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AWG特性和应用 | 第9-12页 |
| ·AWG特性 | 第9-10页 |
| ·AWG在全光网络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 ·AWG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 第2章 光波导电磁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6-17页 |
| ·边界条件 | 第17页 |
| ·亥姆霍兹波动方程 | 第17-18页 |
| ·平面波的描述 | 第18-19页 |
| ·介质薄膜波导一般概念 | 第19-20页 |
| ·平面波导中亥姆霍兹方程的解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3章 波导模式理论及二氧化硅波导材料制作 | 第23-37页 |
| ·平面波导本征场特性 | 第23-26页 |
| ·折射率均匀平面光波导模式场 | 第23-26页 |
| ·非均匀折射率光波导的模式场 | 第26页 |
| ·矩形波导本征场特性 | 第26-28页 |
| ·圆形波导本征场特性 | 第28页 |
| ·波导材料制作 | 第28-36页 |
| ·多孔硅的形成 | 第30-32页 |
| ·多孔硅的氧化 | 第32-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第4章 平面光波导衍射特性及光束参数 | 第37-54页 |
| ·平面波导衍射场的空间频谱 | 第38-41页 |
| ·平面波导端口标量衍射公式 | 第38-39页 |
| ·对称结构平面波导的衍射频谱 | 第39-41页 |
| ·TE_0模衍射场的中央亮条纹 | 第41-43页 |
| ·中央亮条纹 | 第41-42页 |
| ·中央亮条纹角半宽度 | 第42-43页 |
| ·平面光波导衍射光束的光束质量 | 第43-52页 |
| ·二维傍轴光束参数 | 第43-44页 |
| ·二维非傍轴光束参数 | 第44-46页 |
| ·平面波导TE_0模衍射场的光束参数 | 第46-50页 |
| ·实验测量 | 第50-51页 |
| ·结论与分析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第5章 均匀圆光波导(光纤)衍射特性及光束参数 | 第54-66页 |
| ·圆均匀光波导的端口衍射场空间频谱 | 第54-56页 |
| ·光纤LP_(01)模的中央亮斑 | 第56-58页 |
| ·中央亮斑 | 第56-58页 |
| ·中央亮斑角半径 | 第58页 |
| ·圆柱坐标系下的光束参数 | 第58-64页 |
| ·傍轴光束参数特性 | 第58-59页 |
| ·非傍轴光束参数特性 | 第59-60页 |
| ·LP_(01)模的光束参数 | 第60-63页 |
| ·实验测量 | 第63-64页 |
| ·结论与分析 | 第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第6章 波导耦合理论 | 第66-74页 |
| ·横向弱耦合理论 | 第66-70页 |
| ·平面波导耦合器 | 第66-67页 |
| ·双通道定向波导耦合器 | 第67页 |
| ·理论模型 | 第67-69页 |
| ·耦合系数 | 第69-70页 |
| ·不考虑输入角度的纵向耦合理论 | 第70页 |
| ·考虑光束传输角度的波导空间耦合理论 | 第70-72页 |
| ·本章结论 | 第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第7章 阵列波导光栅标量传输理论 | 第74-89页 |
| ·阵列波导光栅基本结构及其原理 | 第74-75页 |
| ·基于光波导本征场传输模型 | 第75-80页 |
| ·光信号在输入波导中场分布 | 第75-76页 |
| ·光信号在第一个自由传播区衍射 | 第76页 |
| ·耦合进入阵列波导 | 第76-77页 |
| ·阵列波导中的光场传输 | 第77-78页 |
| ·FPR_2区多光束简单叠加成像 | 第78-79页 |
| ·输出波导的光谱特性 | 第79-80页 |
| ·高斯简化模型 | 第80页 |
| ·阵列波导光栅的简明设计方法和实例 | 第80-84页 |
| ·设计程序 | 第81-82页 |
| ·设计实例 | 第82-83页 |
| ·设计结论 | 第83-84页 |
| ·数值模拟和高斯简化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84-87页 |
| ·结论 | 第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89-90页 |
| ·多孔硅生长厚的二氧化硅 | 第89页 |
| ·波导衍射场理论 | 第89页 |
| ·非傍轴光束参数及其测量理论 | 第89-90页 |
| ·基于实际光场的AWG设计理论 | 第90页 |
| ·改进 | 第90-91页 |
| 附录 | 第91-9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