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法官职业化的应然状态 | 第1-27页 |
(一) 职业化法官的人格 | 第13-18页 |
1 、 职业化法官的法律信仰 | 第14-15页 |
2 、 职业化法官的良心(或良知) | 第15-16页 |
3 、 职业化法官的价值追求 | 第16-18页 |
(二) 职业化法官的素质 | 第18-25页 |
1 、 职业化法官的知识素养 | 第19-21页 |
2 、 职业化法官的思维形式:同质化的法律思维方式 | 第21-22页 |
3 、 职业化法官对人情世故的了解 | 第22-23页 |
4 、 职业化法官的职业道德修养 | 第23-25页 |
(三) 职业化法官的角色 | 第25-27页 |
1 、 职业化法官的独立性 | 第25-26页 |
2 、 职业化法官的中立性 | 第26-27页 |
3 、 职业化法官的消极性 | 第27页 |
二、 我国法官队伍的实然景象 | 第27-42页 |
(一) 我国现阶段法官的人格形象 | 第29-33页 |
1 、 法官法律信仰的缺失 | 第30-31页 |
2 、 法官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 第31-33页 |
(二) 我国现阶段法官的素质 | 第33-39页 |
1 、 基础理论知识匮乏,法律专业素养低下。 | 第33-34页 |
2 、 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缺乏 | 第34-36页 |
3 、 法官群体没有形成同质化的法律思维方式 | 第36-38页 |
4 、 轰轰烈烈的职业道德教育表象和法官职业道德的真实缺失 | 第38-39页 |
(三) 我国现阶段法官的角色 | 第39-42页 |
1 、 法官独立缺乏现实基础 | 第39-40页 |
2 、 法官不是消极的中立裁判者 | 第40-42页 |
三、 实现我国法官职业化的路径 | 第42-50页 |
(一) 解决对实现法官职业化的认识问题 | 第43-44页 |
(二) 实现法官职业化过程中的时间问题 | 第44-45页 |
(三) 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现时要求 | 第45-50页 |
1 、 以权利本位观念为基础重塑法官人格 | 第45-46页 |
2 、 以同质化的法律思维方式标准培养法官 | 第46-47页 |
3 、 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选任和培训法官 | 第47-48页 |
4 、 为职业化法官提供有力的职业保障 | 第48-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