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汉江集团就业状况分析 | 第10-18页 |
·汉江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对集团就业状况的要求 | 第10-11页 |
·充实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 | 第10页 |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 第10-11页 |
·汉江集团就业状况的结构分析 | 第11-14页 |
·学历结构 | 第11-12页 |
·专业技术结构 | 第12页 |
·职称结构 | 第12-13页 |
·年龄结构 | 第13-14页 |
·集团现行的工资分配情况分析 | 第14-15页 |
·工资分配原则 | 第14页 |
·工资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集团现有富余人员情况分析 | 第15-17页 |
·汉江集团就业状况面临的形势 | 第17-18页 |
·集团外部形势 | 第17页 |
·集团内部形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汉江集团富余人员的产生原因分析 | 第18-24页 |
·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 | 第18-19页 |
·宏观经济政策的部分目标产生的影响 | 第18页 |
·宏观产业政策产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集团微观环境的影响 | 第19-20页 |
·集团公司既有历史性的包袱,又过分依赖电力 | 第19页 |
·集团的发展受传统观念影响和自然环境的制约 | 第19页 |
·集团内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劳动生产率及利润率下降 | 第19-20页 |
·企业二次产权制度改革,将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 | 第20页 |
·汉江集团富余人员安置的难点 | 第20-24页 |
·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21-22页 |
·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汉江集团劳动就业及富余人员安置的理论思考 | 第24-28页 |
·劳动就业理论 | 第24-25页 |
·劳动力供求理论 | 第24页 |
·就业政策的变革理论 | 第24-25页 |
·就业无保障理论 | 第25页 |
·关于汉江集团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的理论探讨 | 第25-28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汉江集团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 第25-26页 |
·汉江集团“非常福利”的存在要求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汉江集团富余人员安置的基本思路 | 第28-44页 |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富余人员再就业,实施再就业安置 | 第28-35页 |
·转变观念,是富余人员安置的前提条件 | 第28-29页 |
·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是富余人员安置的重要保证 | 第29页 |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壮大和发展部分产业,缓解富余人员安置的压力 | 第29-30页 |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为富余人员的安置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 第30-31页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富余人员的安置提供良好的再就业市场 | 第31-32页 |
·成立再就业服务部门,帮助富余人员再就业 | 第32-34页 |
·通过社区平台作用促进富余人员再就业 | 第34-35页 |
·汉江集团富余人员的经济补偿 | 第35-44页 |
·经济补偿的依据 | 第35-36页 |
·汉江集团现有的经济补偿政策分析 | 第36-37页 |
·汉江集团富余人员经济补偿方法的探讨 | 第37-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