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抱制动逻辑门限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6-11页 |
§1.1 课题概述 | 第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9-10页 |
§1.4 论文总体介绍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制动模型及相平面分析 | 第11-26页 |
§2.1 制动模型 | 第11-13页 |
§2.2 纵向、侧向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 第13-16页 |
§2.3 相平面法分析制动力矩与滑移率的关系 | 第16-26页 |
第三章 汽车制动特性分析 | 第26-33页 |
§3.1 制动距离分析 | 第26-27页 |
§3.2 制动时车轮制动力分配 | 第27-30页 |
§3.3 汽车制动跑偏、侧滑和转向能力分析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控制信号的测量处理 | 第33-44页 |
§4.1 轮速信号的测量和处理 | 第33-38页 |
§4.2 参考车速的估取方法 | 第38-44页 |
第五章 逻辑门限法控制算法及应用 | 第44-58页 |
§5.1 逻辑门限控制算法 | 第44-51页 |
§5.2 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51-53页 |
§5.3 分析试车场采集的数据 | 第53-58页 |
第六章 模糊控制技术与驱动防滑技术的探讨 | 第58-64页 |
§6.1 模糊控制技术探讨 | 第58-60页 |
§6.2 驱动防滑技术探讨 | 第60-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