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4页 |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的发展 | 第12-31页 |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目前国内外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的几个方向 | 第14-21页 |
·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及其电催化 | 第21-31页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31-38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来源和发展 | 第31-32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类型和方法 | 第32-35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功能与效应 | 第35-38页 |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8-46页 |
·电化学沉积法 | 第38页 |
·吸附法 | 第38-39页 |
·包埋在聚合物薄膜中 | 第39-41页 |
·LB技术制备多金属氧酸盐薄膜修饰电极研究 | 第41-42页 |
·分子组装法制备多金属氧酸盐薄膜修饰电极研究 | 第42-43页 |
·共价键合法制备多金属氧酸盐有序薄膜修饰玻碳电极 | 第43-44页 |
·其它类型的多金属氧酸盐修饰电极 | 第44-46页 |
·本课题选择及目的 | 第46-48页 |
·主要试剂、仪器及测试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74页 |
第二章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修饰蜡浸石墨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电催化 | 第74-93页 |
·引言 | 第74-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7-89页 |
·[(CH_3)_4N)_6P_2Mo_(18)O_(62).9H_2O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77-79页 |
·P_2Mo_(18)-WIGE在水溶液中的伏安行为 | 第79-82页 |
·P_2Mo_(18)-WIGE在混合溶剂电解质中的伏安行为 | 第82-85页 |
·pH对P_2Mo_(18)-WIGE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85-86页 |
·P_2Mo_(18)-WIGE的稳定性 | 第86-87页 |
·P_2Mo_(18)-WIGE的电催化活性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三章 表面可更新的多金属氧酸盐-基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本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其电催化 | 第93-108页 |
·引言 | 第93-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96-106页 |
·HM-CPE的电化学行为 | 第96-100页 |
·HM-CPE的电催化活性 | 第100-103页 |
·介质对HM-CPE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表面更新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四章 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本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 | 第108-128页 |
·[(C_4H_9)_4N]_6P_2Mo_(18)O_(62).4H_2O纳米粒子本体修饰碳糊电极 | 第108-1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9-119页 |
·[(C_2H_5)_4N]_4PMo_(11)VO_(40).H_2O纳米粒子体修饰碳糊电极 | 第119-125页 |
·实验部分 | 第119-12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20-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第五章 Keggin型钼磷酸化学掺杂的聚吡咯杂化材料本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电催化 | 第128-142页 |
·引言 | 第128-130页 |
·实验部分 | 第130-13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31-140页 |
·PMo_(12)-PPy-CPE的电化学行为 | 第131-135页 |
·pH值对PMo_(12)-PPy-CPE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PMo_(12)-PPy-CPE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 | 第136-138页 |
·电流型过氧化氢传感器检测 | 第138-139页 |
·表面更新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2页 |
第六章 含有三(2,2’-联吡啶)钌和多金属氧酸盐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体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其电催化研究 | 第142-161页 |
·引言 | 第142-144页 |
·RuPMo_(12)双功能电催化剂本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其电催化研究 | 第144-151页 |
·实验部分 | 第144-14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45-151页 |
·RuS_2Mo_(18)双功能电催化剂本体修饰碳陶瓷电极的制备、电化学及其电催化研究 | 第151-159页 |
·实验部分 | 第151-15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52-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1页 |
第七章 第七章新的多金属氧酸盐做模板的三维超分子网络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研究 | 第161-185页 |
·引言 | 第161-163页 |
·实验部分 | 第163-16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65-159页 |
·化合物的制备 | 第165页 |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165-175页 |
·红外光谱 | 第175-177页 |
·荧光特性 | 第177-178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17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85页 |
结论 | 第185-18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87-189页 |
致谢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