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9页 |
第一章 增值税与增值税专用发票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及其犯罪构成 | 第22-28页 |
(一) 犯罪构成 | 第22-23页 |
(二) 关于罪名的思考 | 第23-28页 |
第三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虚开行为 | 第28-38页 |
(一) 虚开行为的对象 | 第30-31页 |
(二) 虚开行为的手段 | 第31-33页 |
(三) 虚开行为的方式 | 第33-38页 |
第四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单位犯罪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特点 | 第38-43页 |
(一) 单位主体的特定性 | 第38-40页 |
1、 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 第39页 |
2、 承包人员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 第39-40页 |
(二) 单位犯罪意识的共同决策性 | 第40-41页 |
(三) 单位犯罪虚开行为的共同性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成立单位犯罪的条件 | 第43-45页 |
(一) 虚开行为的前提须以单位名义作出 | 第43页 |
(二) 虚开行为的目的须是为单位谋取不法利益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共同犯罪 | 第45-50页 |
第一节 共同虚开犯罪的特点 | 第45-48页 |
(一) 虚开行为的意志联络性 | 第46页 |
(二) 共同虚开行为的组合性 | 第46-47页 |
(三) 共同虚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属共同犯罪的情形 | 第48-50页 |
(一) 行为人利用他人的行为完成虚开 | 第48页 |
(二) 善意取得行为 | 第48-50页 |
第六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其它涉税犯罪的界限及其法定刑问题 | 第50-54页 |
(一)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其它涉税犯罪的界限 | 第50-52页 |
(二) 关于法定刑的思考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
注释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