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5页 |
1.1 概述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1.2.1 复合材料层合板承载能力分析理论的研究价值 | 第8-10页 |
1.2.2 复合材料损伤分析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动力分析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含损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动力分析理论和模型 | 第15-25页 |
2.1 含损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动力分析模型 | 第15页 |
2.2 考虑剪切效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阵与质量阵 | 第15-19页 |
2.2.1 应变-位移表达式 | 第15-17页 |
2.2.2 层合板的本构关系 | 第17-18页 |
2.2.3 层合板单元刚度阵和质量阵列公 | 第18-19页 |
2.3 阻尼模型和阻尼阵表达列式 | 第19-21页 |
2.4 运动方程 | 第21-23页 |
2.5 分层前缘的位移连续条件-分层模型 | 第23页 |
2.6 分层区域的界面虚拟连接单元 | 第23-25页 |
3. 强度理论和刚度退化准则 | 第25-31页 |
3.1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破坏特征 | 第25-27页 |
3.2 单层板强度理论 | 第27-29页 |
3.3 刚度退化准则 | 第29页 |
3.4 结构整体破坏判据 | 第29-31页 |
4. 复合材料层合板承载能力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 | 第31-39页 |
4.1 静力问题的的基本方法描述 | 第31-33页 |
4.2 动力问题的基本方法描述 | 第33-34页 |
4.3 标准程序说明 | 第34-39页 |
4.3.1 程序的整体构造 | 第34-37页 |
4.3.2 程序的分别描述 | 第37-39页 |
5. 基本例题和典型数例讨论 | 第39-54页 |
5.1 层合板基本考题算例 | 第39-47页 |
5.1.1 静力破坏问题的基本考题 | 第39-46页 |
5.1.2 动力问题的基本考题 | 第46-47页 |
5.2 典型问题的数值结果和讨论 | 第47-54页 |
5.2.1 均布简谐载荷作用下无损各向同性和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动力特征 | 第47-49页 |
5.2.2 在简谐均布动载荷作用下含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动力特征 | 第49-51页 |
5.2.3 均布简谐载荷作用下四边可移简支完善[0/0/90/90]s复合材料层合方板的动力响应与破坏 | 第51页 |
5.2.4 在简谐均布动载荷作用下含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动力响应与破坏 | 第51-5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