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知识全球化与人类学的兴起 | 第11-21页 |
一、 人类意识的形成与人类学的诞生 | 第11-13页 |
二、 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进程 | 第13-16页 |
三、 知识全球化、“跨文化生存”与本土再阐释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人类学与后现代认识论 | 第21-35页 |
一、 文化趋同时代的求异思维 | 第21-26页 |
二、 新人类与德勒兹的后现代哲学 | 第26-29页 |
三、 他者是一种可能的世界 | 第29页 |
四、 地方性知识 | 第29-35页 |
第三章 20世纪的文学与人类学互动 | 第35-66页 |
一、 超现实主义与“文化并置” | 第35-36页 |
二、 发现原始思维与认同原始文化 | 第36-43页 |
三、 反叛现代性与灵魂治疗 | 第43-46页 |
四、 后现代主义的原始向度 | 第46-49页 |
五、 文化他者与“人类学想象” | 第49-55页 |
六、 从文学到人类学 | 第55-58页 |
七、 从人类学到文学 | 第58-66页 |
第四章 20世纪的人类学与文学批评互动 | 第66-90页 |
一、 文学批评家的“文学人类学” | 第67-71页 |
二、 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 | 第71-73页 |
三、 人类学家的“文学人类学” | 第73-77页 |
四、 文化主体性与“人类学诗学” | 第77-84页 |
五、 口传文化与“民族志诗学” | 第84-90页 |
第五章 弗莱的文学人类学思想 | 第90-112页 |
一、 弗莱:从比较文学到文学人类学 | 第90-94页 |
二、 解剖《批评的解剖》:文学总体观 | 第94-97页 |
三、 弗莱的文学总体观与人类学 | 第97-103页 |
四、 弗莱与文化相对主义 | 第103-105页 |
五、 弗莱与新历史主义 | 第105-109页 |
六、 弗莱在文化研究中的位置 | 第109-112页 |
第六章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 | 第112-138页 |
一、 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 | 第112-115页 |
二、 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续) | 第115-123页 |
三、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 | 第123-125页 |
四、 比较文学如何通向文学人类学 | 第125-127页 |
五、 比较作为文化对话的形式 | 第127-130页 |
六、 后殖民时代多元对话与人类文学经验的整合 | 第130-133页 |
七、 从本土话语到世界话语的整合 | 第133-138页 |
第七章 神话学:文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点 | 第138-159页 |
一、 神话与“迷思” | 第138-142页 |
二、 神话的意蕴:神人关系 | 第142-147页 |
三、 神话学的起源 | 第147-150页 |
四、 现代神话学的解读流派 | 第150-159页 |
第八章 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 | 第159-188页 |
一、 神话学的引入与文学观的拓展(上) | 第159-164页 |
二、 神话学的引入与文学观的拓展(下) | 第164-172页 |
三、 三重证据: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 第172-181页 |
四、 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 | 第181-188页 |
参考书目 | 第188-193页 |
在读期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93-197页 |
声明 | 第197-198页 |
后记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