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接受史研究
绪论 | 第1-20页 |
第一章 明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20-73页 |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与《水浒传》接受 | 第20-28页 |
第二节 晚明社会思潮与《水浒传》的接受 | 第28-37页 |
第三节 晚明《水浒传》的读者分类及其接受特点 | 第37-45页 |
第四节 《金瓶梅》对《水浒传》的接受 | 第45-49页 |
第五节 《水浒传》评点式接受之比较 | 第49-62页 |
第六节 金圣叹的《水浒传》接受 | 第62-73页 |
第二章 清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73-118页 |
第一节 清初的遗民心态与《水浒传》的接受 | 第73-86页 |
第二节 清代舞台上的梁山英豪 | 第86-98页 |
第三节 王望如的《水浒传》接受 | 第98-102页 |
第四节 《水浒传》的逆向接受 | 第102-111页 |
第五节 清代侠义小说对《水浒传》的接受 | 第111-118页 |
第三章 清末民初的《水浒传》接受 | 第118-144页 |
第一节 小说理论的新变和《水浒传》的接受 | 第118-125页 |
第二节 新思想的接受与《水浒传》的新阐释 | 第125-133页 |
第三节 燕南尚生的《新评水浒传》 | 第133-144页 |
第四章 现代史上的《水浒传》接受 | 第144-180页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新批评 | 第144-158页 |
第二节 接受形式与接受倾向的多样化 | 第158-170页 |
第三节 抗日战争对《水浒传》接受的影响 | 第170-175页 |
第四节 延安的两部新编水浒京剧 | 第175-180页 |
第五章 当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180-218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水浒传》批评 | 第180-189页 |
第二节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水浒传》评论 | 第189-195页 |
第三节 《水浒传》批评的多元化 | 第195-211页 |
第四节 新媒体与《水浒传》的新接受 | 第211-218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218-223页 |
后记 | 第223-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