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英文摘要第14-18页
前言第18-28页
第一章 指标性成分体内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8-44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9-42页
   ·丹参酚酸类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9-36页
     ·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TLC法鉴别第29-30页
     ·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HPLC法测定第30-32页
     ·大鼠小肠吸收回流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第32-33页
     ·犬体内丹参素血药浓度的HPLC法测定第33-36页
   ·三七皂苷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6-40页
     ·样品中三七皂苷的TLC法定性鉴别第36-37页
     ·样品三七总皂苷的测定第37-38页
     ·人参皂苷Rg_1的HPLC法测定第38-40页
   ·冰片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0-42页
     ·样品中冰片TLC法定性鉴别第40页
     ·样品中冰片的GC法测定第40-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4 小结第43-44页
第二章 生物活性部位提取精制工艺研究第44-71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4页
 2 方法与结果第44-60页
   ·丹参提取精制工艺第45-49页
     ·药材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第45页
     ·提取方法考察第45页
     ·影响水提醇沉法指标成分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考察第45-47页
     ·丹参提取精制工艺优化第47-49页
   ·三七提取精制工艺第49-52页
     ·影响三七总皂苷提取率因素考察第49-50页
     ·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第50-52页
   ·树脂吸附性能的考察第52-57页
     ·树脂的预处理第52页
     ·装柱第52页
     ·不同型号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的比较第52-53页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等温线)第53-54页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4页
     ·盐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54-55页
     ·三七总皂苷的吸附曲线第55页
     ·洗脱液的考察第55-56页
     ·洗脱流速的考察第56-57页
   ·冰片的精制工艺第57页
     ·精制工艺第57页
     ·微粉硅胶用量对冰片细粉流动性的影响第57页
   ·LC/MS~n联用技术对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的成分分析第57-58页
     ·对照品和样品溶液的配制第57页
     ·LC/MS~n分析条件第57-58页
     ·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主要成分鉴别第58页
   ·复方丹参提取物药效试验第58-60页
     ·对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第58-59页
     ·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第59-60页
 3 讨论第60-62页
 4 小结第62-71页
第三章 复方丹参缓释剂型处方设计前研究第71-89页
 1 材料与仪器第71-72页
 2 方法与结果第72-84页
   ·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表观溶解度的测定第72页
   ·冰片溶解度的测定第72-73页
   ·冰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第73-76页
     ·溶出杯的密闭性考察第73页
     ·介质对冰片溶出的影响第73-74页
     ·转速对冰片溶出的影响第74页
     ·不同粒径冰片溶出的考察第74-76页
   ·粉体学基本性质的测定第76-78页
     ·粒子形态与粒度分布第76-77页
     ·堆密度的测定第77页
     ·高压密度的测定第77页
     ·孔隙率的计算第77-78页
     ·冰片休止角的测定第78页
   ·指标性成分化学稳定性考察第78-79页
     ·光照试验第78页
     ·温度影响试验第78-79页
     ·湿度影响试验第79页
   ·提取物吸湿平衡曲线的测定第79-80页
   ·提取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第80页
   ·复方丹参提取物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研究第80-84页
     ·复方丹参提取物处方第80页
     ·药物在肠循环液中稳定性的考察第80页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法第80-81页
     ·复方丹参提取物浓度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吸收的关系第81-83页
     ·复方丹参提取物溶液pH值对吸收的影响第83页
     ·不同小肠部位对丹参素、原儿茶醛吸收的影响第83-84页
     ·胆管结扎对吸收的影响第84页
     ·大鼠在体胃吸收实验法第84页
 3 讨论第84-88页
 4 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缓释层的研究第89-116页
 1 药品及仪器第8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89-111页
   ·缓释层剂量与规格第89-90页
   ·辅料的处理第90页
   ·释放度的测定第90页
   ·片剂的硬度测定第90页
   ·丹参缓释层的研究第90-100页
     ·缓释层的制备方法第90页
     ·处方因素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0-96页
       ·EC粘度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0-91页
       ·载药量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1页
       ·润滑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1-93页
       ·助流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3页
       ·阻滞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3-96页
     ·EC粒径和压力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96-98页
     ·处方优化第98-100页
   ·冰片三七缓释层的研究第100-111页
     ·缓释层的制备方法第100页
     ·处方因素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0-103页
       ·HPMC粘度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0页
       ·表面活性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0-101页
       ·填充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1页
       ·助流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1-103页
       ·润滑剂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3页
     ·工艺因素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3-104页
       ·压力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3-104页
       ·冰片粒径对释药速度的影响第104页
     ·处方优化第104-111页
       ·混料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第104-107页
       ·冰片三七缓释层处方优化方法第107-111页
 3 讨论第111-114页
 4 小结第114-116页
第五章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速释层的研究第116-129页
 1 材料与仪器第116页
 2 方法和结果第116-125页
   ·速释层剂量确定第117页
   ·速释层的制备第117页
   ·崩解时间的测定第117页
   ·吸水量的测定第117页
   ·相对孔隙率的测定第117页
   ·处方因素对崩解时间及吸水量的影响第117-120页
     ·不同崩解剂的影响第117-118页
     ·崩解剂用量的影响第118-119页
     ·PVPP颗粒大小的影响第119-120页
     ·不同填充剂的影响第120页
   ·工艺因素对崩解时间及吸水量的影响第120-122页
     ·崩解剂加入方法的影响第120-121页
     ·压力的影响第121-122页
     ·制粒法与粉末直接压制法的影响第122页
   ·速释层处方优化第122-125页
   ·速崩层中冰片的溶出度测定第125页
 3 讨论第125-128页
 4 小结第128-129页
第六章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第129-141页
 1 药品及仪器第12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29-137页
   ·处方第129-130页
   ·压片方法第130页
   ·释放度测定第130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30-131页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缓释层指标性成分释放度的计算第130页
     ·释放度曲线相似形比较第130-131页
     ·释药机理分析第131页
   ·释药层在多层片中位置及压力对释放度的影响第131-136页
   ·释放度试验条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136-137页
     ·介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136页
     ·转速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136-137页
 3 讨论第137-139页
 4 小结第139-141页
第七章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体外释放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41-154页
 1 基本思路第141-143页
   ·释放介质的定性检查第141页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第141-143页
     ·样品处理方法第141-142页
     ·释放特征指纹图谱的确定第142页
     ·指纹图谱中特征指纹峰成分释放度的计算第142-14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43-152页
   ·试药与仪器第143页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释放介质中主要成分的定性鉴别第143页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丹参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第143-150页
     ·样品的制备第143页
     ·测定波长和流动相的选择第143-149页
     ·共有峰和对照峰的确定第149页
     ·稳定性试验第149页
     ·精密度试验第149-150页
     ·重现性试验第150页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丹参指纹峰成分释放度的研究第150-152页
     ·对照峰标准曲线的制备第150-151页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丹参特征指纹图谱的测定第151页
     ·特征指纹成分释放度的计算及释药机理分析第151-152页
 3 讨论第152页
 4 小结第152-154页
第八章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体内过程的初步评价第154-159页
 1 试药与仪器第154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54-157页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结果第154-156页
   ·药动学参数计算第156页
   ·多层缓释片与提取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第156-157页
   ·体外释药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考察第157页
 3 讨论第157-158页
 4 小结第158-159页
全文结论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
下一篇:基于k-L变换的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