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技术经济学论文

技术负效应及其控制整合的探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页
     ·实践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第14-26页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第14-21页
     ·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价值和问题第23-26页
   ·研究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第26-27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27-28页
第2章 技术负效应的表现第28-56页
   ·人的物质形态破坏的技术根源第28-37页
     ·人体自然性的破坏第28-30页
     ·物质资源的巨耗第30-34页
     ·生存条件的损毁第34-37页
   ·人的精神形态伤害的技术原因第37-41页
     ·意识形态的颠覆第37-39页
     ·社会心理的伤害第39-41页
   ·人的群体形态破坏的技术因素第41-49页
     ·关系的割裂第41-45页
     ·行为的干扰第45-46页
     ·状态的破坏第46-49页
   ·技术负效应的危害第49-56页
     ·技术负效应的毁灭性第49-52页
     ·技术负效应的伤害性第52-56页
第3章 技术负效应的生成第56-71页
   ·生成的相关因素第56-66页
     ·技术的因素第56-58页
     ·社会的因素第58-61页
     ·文化的因素第61-66页
   ·生成的机制第66-68页
     ·领域内相关因素的联系性第66-67页
     ·领域间相关因素的联系性第67-68页
   ·生成的基本过程第68-71页
     ·主观性生成过程第68-69页
     ·客观性生成过程第69-71页
第4章 技术负效应的控制第71-96页
   ·技术向度的控制第72-79页
     ·技术自身的控制功能第73-75页
     ·改变技术作用的特性第75页
     ·用新技术克服旧技术第75-76页
     ·发挥科学认识的作用第76-77页
     ·调节技术应用的过程第77-79页
   ·政治向度的控制第79-83页
     ·政治与技术交往的价值第79-80页
     ·变革社会的作用第80-82页
     ·管理和法律的作用第82-83页
   ·经济向度的控制第83-88页
     ·改变经济模式第84-86页
     ·调节消费需求第86-87页
     ·利用利益机制第87-88页
   ·文化向度的控制第88-94页
     ·思想观念的技术影响第88-90页
     ·道德规范的作用第90-92页
     ·教育功能的发挥第92-94页
   ·各种控制形式的关系第94-96页
     ·独立性第94页
     ·矛盾性第94-95页
     ·联系性第95-96页
第5章 技术负效应控制的整合第96-122页
   ·技术负效应控制的相关分析第96-105页
     ·控制的力度分析第96-98页
     ·控制的效果分析第98-102页
     ·控制的问题分析第102-105页
   ·技术负效应控制整合的概念第105-107页
     ·什么是整合第105页
     ·技术负效应控制整合的界定第105-107页
   ·控制整合的机制第107-111页
     ·控制形式的相关联系第107-109页
     ·控制整合的具体方式第109-111页
   ·控制整合的价值第111-119页
     ·直接作用第111-112页
     ·间接作用第112-119页
   ·控制整合的具体实例第119-122页
第6章 结论第122-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和科研、获奖情况第139-141页
作者简介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流环境下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串联质谱的蛋白质鉴定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