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钢铁企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意义及技术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 ·钢铁企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意义 | 第9-11页 |
| ·钢铁企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技术发展状况 | 第11页 |
| ·重钢燃气轮机低负荷运行出现的问题 | 第11-13页 |
| ·复杂管道内流场数值模拟简介 | 第13-14页 |
| ·数值模拟技术简述 | 第13页 |
| ·数值模拟技术的优点 | 第13页 |
| ·复杂管道内流场数值模拟所常用的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2 重钢煤气生产及使用状况 | 第15-34页 |
| ·重钢副产煤气的产生 | 第15-19页 |
| ·重钢高炉煤气的产生 | 第15-17页 |
| ·重钢焦炉煤气的产生 | 第17-18页 |
| ·重钢转炉煤气的产生 | 第18-19页 |
| ·重钢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生产及使用状况 | 第19-30页 |
| ·高炉煤气的产量状况 | 第19-21页 |
| ·高炉煤气的使用状况 | 第21-25页 |
| ·焦炉煤气产量状况 | 第25-26页 |
| ·焦炉煤气的使用状况 | 第26-30页 |
| ·重钢副产煤气的利用和调节状况 | 第30-33页 |
| ·煤气的利用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 ·重钢副产煤气调节使用状况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重钢燃气轮机配置及运行特点 | 第34-41页 |
| ·重钢燃气轮机综述 | 第34-36页 |
| ·重钢燃气轮机的设备构成和参数要求 | 第34-35页 |
| ·燃气轮机在重钢节能降耗的作用 | 第35-36页 |
| ·重钢燃气轮机的运行特点 | 第36-37页 |
| ·煤压机运行工况的调节 | 第37-40页 |
| ·煤压机的启动 | 第38页 |
| ·煤压机运行工况的调整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重钢燃气轮机不能实现低负荷下连续运行的原因分析 | 第41-57页 |
| ·物理模型 | 第41-42页 |
| ·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 ·控制方程 | 第42页 |
| ·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网格划分 | 第43-44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44页 |
| ·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44-45页 |
| ·回流管道参数变化对管道内流动状况的影响 | 第4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重钢燃气轮机实现低负荷下连续运行的改造方案 | 第57-70页 |
| ·改造方案一 | 第57页 |
| ·改造方案二 | 第57页 |
| ·改造方案三 | 第57-68页 |
| ·回流管道改造的初设方案 | 第58页 |
| ·初设方案管道内煤气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 第58-66页 |
| ·初设方案管道与现有管道内煤气流动规律的结果比较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6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附录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