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交会远程导引变轨任务规划
|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 ·交会对接技术 | 第14页 |
| ·交会对接工程实践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远程导引段 | 第16-17页 |
| ·远程导引变轨任务规划 | 第17-19页 |
| ·工程实际约束条件 | 第17-18页 |
| ·变轨任务规划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远程导引变轨任务规划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 ·工程实际研究 | 第21-25页 |
| ·变轨任务规划软件 | 第25-2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远程导引变轨任务规划模型及规划算法 | 第28-41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动力学模型 | 第28-36页 |
| ·参考坐标系 | 第28-29页 |
| ·绝对轨道动力学 | 第29-30页 |
| ·相对轨道动力学 | 第30-36页 |
| ·变轨任务规划模型 | 第36-38页 |
| ·设计变量 | 第37页 |
| ·约束条件 | 第37-38页 |
| ·目标函数 | 第38页 |
| ·规划算法 | 第38-39页 |
| ·牛顿迭代法 | 第38-39页 |
|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变轨任务事前规划 | 第41-59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特殊点变轨 | 第41-47页 |
| ·变轨方案 | 第41-43页 |
| ·规划模型 | 第43-44页 |
| ·求解策略 | 第44-45页 |
| ·仿真算例 | 第45-47页 |
| ·综合变轨 | 第47-54页 |
| ·变轨方案 | 第48页 |
| ·规划模型 | 第48页 |
| ·求解策略 | 第48-50页 |
| ·参考轨道 | 第50-51页 |
| ·仿真算例 | 第51-54页 |
| ·修正特殊点变轨 | 第54-58页 |
| ·变轨方案 | 第54页 |
| ·规划模型 | 第54页 |
| ·求解策略 | 第54-56页 |
| ·仿真算例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变轨任务实时规划 | 第59-75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主要误差因素及误差影响敏感度分析 | 第59-68页 |
| ·主要误差因素及仿真模型 | 第59-64页 |
| ·基于试验设计的误差影响敏感度分析 | 第64-68页 |
| ·实时规划问题及应用过程 | 第68页 |
| ·实时规划问题描述 | 第68页 |
| ·实时规划应用过程 | 第68页 |
| ·实时规划策略 | 第68-71页 |
| ·特殊点变轨实时规划策略 | 第69-70页 |
| ·综合变轨实时规划策略 | 第70页 |
| ·修正特殊点变轨实时规划策略 | 第70-71页 |
| ·仿真算例 | 第71-74页 |
| ·问题配置 | 第71-72页 |
| ·计算结果 | 第72-74页 |
| ·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变轨故障后轨道重构规划 | 第75-84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交会变轨故障及故障后轨道类型 | 第75-76页 |
| ·交会变轨故障 | 第75页 |
| ·故障后轨道类型 | 第75-76页 |
| ·故障后轨道重构方案设计 | 第76-78页 |
| ·约束分析 | 第76-77页 |
| ·方案设计原则 | 第77-78页 |
| ·轨道重构规划求解策略 | 第78-80页 |
| ·基于多圈Lambert 交会算法的迭代求解策略 | 第78-79页 |
| ·基于相位估计的非线性数值规划求解策略 | 第79-80页 |
| ·仿真算例 | 第80-83页 |
| ·问题配置 | 第81页 |
| ·计算结果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远程导引变轨任务规划软件 | 第84-91页 |
| ·引言 | 第84页 |
| ·软件设计 | 第84-87页 |
| ·需求分析 | 第84-85页 |
| ·模块设计 | 第85页 |
| ·核心类设计 | 第85-87页 |
| ·软件实现 | 第87-88页 |
| ·编码 | 第87页 |
| ·测试 | 第87-88页 |
| ·软件使用 | 第88-90页 |
| ·小结 | 第90-91页 |
| 结束语 | 第91-9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