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绪论 | 第16-20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基本框架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主要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8-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9-20页 |
1 理论基础 | 第20-52页 |
·软预算约束概念 | 第20-28页 |
·软预算约束概念的起源 | 第20页 |
·软预算约束概念及其扩展 | 第20-25页 |
·软预算约束的实现形式 | 第25-27页 |
·软预算约束的影响 | 第27-28页 |
·软预算约束的成因分析 | 第28-44页 |
·软预算约束成因的外源性解释 | 第29-40页 |
·软预算约束成因的内生性解释 | 第40-44页 |
·软预算约束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第44-47页 |
·软预算约束与经济增长 | 第44-45页 |
·软预算约束与金融危机 | 第45-46页 |
·国际援助中的软预算约束 | 第46-47页 |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研究现状 | 第47-52页 |
2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原因分析 | 第52-88页 |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基本模型 | 第52-55页 |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实现形式 | 第55-62页 |
·财政补贴 | 第56-58页 |
·软银行信贷 | 第58-59页 |
·企业间债务 | 第59-61页 |
·软税收 | 第61-62页 |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政治性解释 | 第62-74页 |
·父爱主义 | 第62-66页 |
·政府官员的激励问题 | 第66-69页 |
·国有企业的多重任务和政策性负担 | 第69-74页 |
·集中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 | 第74-82页 |
·财政集权 | 第74-78页 |
·银行集中化 | 第78-79页 |
·生产集中(垄断) | 第79-82页 |
·内部人控制导致软预算约束 | 第82-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3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影响分析 | 第88-128页 |
·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 | 第88-97页 |
·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 | 第88-93页 |
·国有企业的产出 | 第93-97页 |
·对国有企业产品供给的影响 | 第97-102页 |
·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102-114页 |
·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关系的模型 | 第102-107页 |
·国有企业的高负债 | 第107-110页 |
·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 | 第110-112页 |
·软预算约束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 第112-114页 |
·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 第114-126页 |
·软预算约束对企业研发项目影响的模型 | 第115-121页 |
·中国企业的研发与创新问题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4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硬化 | 第128-171页 |
·政府中的激励机制 | 第128-137页 |
·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财政分权 | 第128-131页 |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政企关系 | 第131-133页 |
·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 | 第133-137页 |
·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调整与转变 | 第137-149页 |
·银行体系分散化 | 第137-147页 |
·强化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 第147-149页 |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与重组 | 第149-157页 |
·私有化有助于硬化企业预算约束 | 第149-150页 |
·单纯私有化不能解决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 第150-156页 |
·国有企业重组是硬化预算约束的一种手段 | 第156-157页 |
·经营者激励 | 第157-163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 第158-159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考核机制 | 第159-160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160-161页 |
·约束机制 | 第161-163页 |
·市场竞争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第163-165页 |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165-168页 |
·小结 | 第168-171页 |
结束语 | 第171-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201页 |
致谢 | 第201-2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