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铁路起重机吊臂平车的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吊臂平车特点、发展概况及前景 | 第8-9页 |
·研制高原铁路起重机吊臂平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9-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原铁路起重机吊臂平车方案确定 | 第15-23页 |
·主要技术参数选取 | 第15-17页 |
·车辆长度的选取 | 第15页 |
·吊臂平车高度的确定 | 第15-16页 |
·轴重的选择 | 第16页 |
·主要钢结构及材料的选择 | 第16-17页 |
·主要性能参数及尺寸 | 第17页 |
·主要性能 | 第17页 |
·主要尺寸 | 第17页 |
·车辆主要用途 | 第17页 |
·主要结构 | 第17-21页 |
·钢结构 | 第18页 |
·宿营室 | 第18页 |
·转向架 | 第18-19页 |
·电气系统 | 第19-21页 |
·制氧、通风装置 | 第21页 |
·动力装置 | 第21页 |
·车钩缓冲装置 | 第21页 |
·制动装置 | 第21页 |
·考核标准 | 第21-22页 |
·车辆主要特点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有限元算法原理 | 第23-26页 |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 第26-28页 |
·运行平稳性 | 第26-27页 |
·运行稳定性(安全性)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吊臂平车分析计算 | 第29-45页 |
·车体有限元静强度分析计算 | 第29-36页 |
·结构分析程序 | 第29页 |
·计算模型及计算载荷工况 | 第29-30页 |
·计算载荷 | 第30-31页 |
·合成工况 | 第31页 |
·计算结果评定标准 | 第31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6页 |
·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计算 | 第36-44页 |
·吊臂平车基本结构及动力学模型简要说明 | 第36-37页 |
·计算方案 | 第37-3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动力学性能分析结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车辆试验研究 | 第45-53页 |
·车体静强度试验 | 第45-48页 |
·试验目的 | 第45页 |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45-46页 |
·测点布置与编号和测试仪器 | 第46页 |
·评定标准 | 第46-47页 |
·试验数据整理 | 第47页 |
·试验结果 | 第47-48页 |
·车体静强度试验结论 | 第48页 |
·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 | 第48-52页 |
·试验车辆 | 第48-49页 |
·试验线路 | 第49-50页 |
·试验速度 | 第50页 |
·测试项目 | 第50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