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背景科研项目介绍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页 |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9-11页 |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线内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25页 |
·线内质量管理的内涵 | 第11-13页 |
·工序诊断与调节 | 第12页 |
·预测与校正 | 第12页 |
·测量系统的分析与改进 | 第12-13页 |
·休哈特控制图 | 第13-17页 |
·统计型控制图方法的思维模式 | 第13页 |
·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两类误判 | 第15页 |
·判异条件 | 第15-16页 |
·优点与局限 | 第16页 |
·休哈特派生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小批量过程控制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小批量生产过程的界定 | 第18页 |
·系统过程建模方法 | 第18-19页 |
·精确控制界限法控制图 | 第19页 |
·短程衔接统计控制图 | 第19-20页 |
·利用神经网络等工具的学习方法 | 第20页 |
·基于贝叶斯预测的统计过程控制图 | 第20-21页 |
·基于成组技术的小批量质量控制方法 | 第21-22页 |
·过程能力指数研究概述 | 第22-24页 |
·田口方法概述 | 第24-25页 |
3 田口式质量特性反馈控制 | 第25-41页 |
·线内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 第25-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波动质量观的延展 | 第26-27页 |
·质量损失函数 | 第27-30页 |
·优化方案的确定 | 第30-31页 |
·田口式反馈控制图 | 第31页 |
·田口式过程能力指数 | 第31-32页 |
·前提假设 | 第32-33页 |
·田口式反馈控制标准应用流程 | 第33-34页 |
·田口式过程诊断及调节与休哈特计数值控制图的对比 | 第34-39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设计思想比较 | 第35页 |
·操作流程比较 | 第35-38页 |
·判异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综合评价 | 第39页 |
·田口方法优势分析 | 第39-41页 |
4 小批量生产线内质量控制实证 | 第41-60页 |
·调研现状概述 | 第41-42页 |
·实证一:对57-38/WS200加工过程的反馈控制 | 第42-46页 |
·实证二:对06-32/WS205B加工过程的反馈控制 | 第46-49页 |
·实证三:对06-66/90-II加工过程的反馈控制 | 第49-53页 |
·实证四:对74-010/WS200加工过程输出的反馈控制 | 第53-56页 |
·实证五:对06-12/WS205B加工过程输出的反馈控制 | 第56-60页 |
·现状分析及优化效果预测 | 第56-58页 |
·后续实验 | 第58-60页 |
5 过程控制经济性和有效性评价 | 第60-65页 |
·休哈特学派 | 第60-63页 |
·休哈特控制图经济性评价 | 第60-62页 |
·休哈特控制图的有效性评价 | 第62-63页 |
·休哈特学派对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权衡 | 第63页 |
·田口学派 | 第63-65页 |
·田口学派过程控制的经济性评价 | 第63-64页 |
·田口学派过程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 第64-65页 |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