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太湖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工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太湖水环境现状第7页
   ·常规工艺与局限性第7-9页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第7-8页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第8-9页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第9-14页
     ·活性炭吸附及其应用第9-10页
     ·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第10-11页
     ·饮用水中的膜分离技术第11-14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4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太湖源水中蓝藻腐败产物的去除工艺研究第16-30页
   ·引言第16页
   ·材料和分析方法第16-20页
     ·主要仪器第16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16-17页
     ·分析检测方法第17-20页
   ·试验方法与装置第20页
   ·分子量分级试验第20-22页
     ·有机物分级方法第20-21页
     ·蓝藻腐败产物分子量分级特征第21-22页
   ·运行参数的研究第22-26页
     ·臭氧氧化试验参数的影响第22-25页
     ·活性滤速和吸附时间的确定第25-26页
   ·臭氧氧化对蓝藻腐败产物的去除效果第26-28页
   ·活性炭吸附对蓝藻腐败产物的去除效果第28页
   ·组合工艺去除成效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太湖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工艺研究第30-42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和分析方法第30-32页
     ·主要仪器第30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30-31页
     ·超滤膜的性能表征第31-32页
   ·试验方法与装置第32页
   ·底泥中污染物分子质量分级第32-33页
   ·混凝沉淀+超滤的去除特性研究第33-37页
     ·混凝对底泥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第33-35页
     ·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第35-36页
     ·混凝投加量对膜压差变化的影响第36-37页
   ·在线混凝+超滤的去除特性研究第37-39页
     ·在线混凝+UF 膜过程对底泥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37-38页
     ·混凝投加量对膜压差变化的影响第38-39页
   ·混凝改善通量的效果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组合工艺去除太湖高藻期臭水的试验研究第42-49页
   ·引言第42页
   ·分析检测方法第42-44页
   ·试验流程与方法第44页
   ·太湖高藻期水质第44-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浊度的去除第45页
     ·CODMn 的去除第45-46页
     ·UV_(254) 的去除第46-47页
     ·嗅阈值的去除第47-48页
     ·藻类生物量的去除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结论第49页
   ·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谷氨酸萃取与沉淀分离研究
下一篇:高温α-淀粉酶发酵废液全回流工艺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