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

豚鼠气单胞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文献背景第8-18页
   ·浮游病毒的定义与类群第8页
   ·浮游病毒的研究方法:第8-12页
     ·浮游病毒的计数第8-10页
     ·浮游病毒致死率的测定方法第10-11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1-12页
   ·噬菌体—宿主系统在水生态中的地位第12-13页
   ·豚鼠气单胞菌相关背景知识及其研究意义第13-18页
     ·豚鼠气单胞菌分类地位及分布规律第13页
     ·豚鼠气单胞菌致病情况第13-14页
     ·研究方向及进展第14-18页
第二章 细菌—病毒系统的分离第18-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采样点的选择及水样处理第18页
   ·分离方法建立第18-19页
     ·平板影印法分离第18页
     ·酶标检测法分离第18-19页
     ·传统液体侵染法分离第19页
   ·噬菌体-宿主的纯化及保存第19-20页
     ·宿主纯化及保存第19页
     ·噬菌体的纯化及保存第19-20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0-24页
   ·分离方法的探讨第20-23页
     ·平板影印法分离及其问题第20页
     ·酶标检测法分离及其问题第20-21页
     ·传统液体侵染法分离第21-23页
   ·噬菌体-宿主系统的保存效果第23-24页
     ·宿主保存第23页
     ·噬菌体保存第23-24页
第三章 细菌—病毒系统的鉴定第24-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宿主鉴定第24-26页
     ·形态观察第24页
     ·宿主16S rDNA鉴定第24-26页
   ·噬菌体鉴定第26-29页
     ·电镜观察第26页
     ·病毒核酸分析第26-29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宿主鉴定第29-32页
     ·宿主形态第29页
     ·宿主分类地位确认第29-32页
   ·病毒鉴定第32-39页
     ·病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第32页
     ·病毒电镜观察第32-33页
     ·噬菌体核酸分析第33-35页
     ·噬菌体科的判定第35-37页
     ·噬菌体核酸形状的判定第37-38页
     ·噬菌体的宿主范围第38-39页
第四章 PHS生理常规第39-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PHS生理常规第39-40页
     ·宿主的对数生长期测定第39页
     ·病毒裂解周期测定第39页
     ·释放量及吸附率测定第39-40页
   ·宿主的毒力检验第40-42页
     ·实验鱼种选择第40-41页
     ·毒力检验实验条件第41页
     ·菌悬液制备第41页
     ·注射试验鱼第41页
     ·实验的期限和观察指标第41页
     ·半数耐受浓度的计算第41-42页
     ·同样方法对大口鲇,鲤鱼,异育银鲫和黄颡的急性毒性检验第4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PHS生理常规第42-47页
     ·宿主对数生长期的测定第42-43页
     ·噬菌体裂解周期及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3-45页
     ·温度对豚鼠气单胞菌病毒吸附率的影响第45页
     ·不同温度下自然水体中影响因子对豚鼠气单胞菌噬菌总失活率的影响第45-47页
   ·宿主对常见鱼种的毒力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mCo系列单层和多层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物性研究
下一篇:环境因子对水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