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创意产业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 第12-16页 |
·创意内涵 | 第12-13页 |
·产业内涵 | 第13页 |
·创意产业的内涵 | 第13-16页 |
·3T理论 | 第16页 |
·波特产业集群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对创意产业的认识 | 第17-26页 |
·创意产业的作用 | 第17-18页 |
·创意产业的业态 | 第18-21页 |
·基础类 | 第18页 |
·先导类 | 第18页 |
·结构类 | 第18页 |
·环境类 | 第18-21页 |
·创意产业的资源 | 第21-22页 |
·要素系统 | 第21页 |
·流程系统 | 第21页 |
·支持系统 | 第21-22页 |
·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 第22-23页 |
·体验经济与创意产业 | 第23-24页 |
·注意力经济与创意产业 | 第24页 |
·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 第24-26页 |
·政府驱动型 | 第24页 |
·艺术家驱动型 | 第24-25页 |
·企业推动型 | 第25页 |
·旧城创意改造型 | 第25页 |
·文化工业积累型 | 第25页 |
·会展驱动型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页 |
·国内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开发区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8-30页 |
·工业企业 | 第28页 |
·服务业企业 | 第28页 |
·高校创意产业资源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创意产业政策设计的缺陷分析 | 第30-32页 |
·政策设计缺乏正确的定位 | 第30页 |
·缺乏全球化时代的政策设计理念 | 第30页 |
·欠缺基于产业价值链上的政策考虑 | 第30页 |
·缺乏为创意产业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30-31页 |
·欠缺创意产业的突破口及品牌建设 | 第31-32页 |
第六章 开发区发展创意产业的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生产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消费需求分析 | 第33页 |
·创业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七章 开发区发展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 第34-39页 |
·优势(Strength)分析 | 第34-36页 |
·经济优势 | 第34页 |
·区位优势 | 第34页 |
·人才优势 | 第34-35页 |
·创新优势 | 第35页 |
·政策优势 | 第35页 |
·环境优势 | 第35-36页 |
·劣势(Weakness)分析 | 第36-37页 |
·文化积淀历史较短 | 第36页 |
·发展起步较晚 | 第36页 |
·产业基础较薄弱 | 第36页 |
·优势资源整合不够 | 第36-37页 |
·创意创新氛围不够浓厚 | 第37页 |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第37页 |
·挑战(Threat)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八章 开发区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 第39-48页 |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 第39-40页 |
·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品牌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页 |
·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页 |
·发展目标 | 第40页 |
·发展重点 | 第40-41页 |
·空间布局 | 第41-43页 |
·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措施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1 开发区工业设计现状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 第52-55页 |
附录 2 开发区部分创意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情况 | 第55-57页 |
附录 3 开发区高校创意产业现状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