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切削状态监测技术 | 第11-12页 |
·磨削状态监测技术 | 第12-14页 |
·试验设计方法 | 第14-15页 |
·轴承套圈沟道磨削研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套圈沟道磨削工艺研究及进给状态参数选择 | 第18-29页 |
·沟道磨削方法 | 第18-19页 |
·沟道磨削工序循环过程 | 第19-20页 |
·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圆度 | 第20-22页 |
·沟形误差 | 第22-23页 |
·表面粗糙度 | 第23-24页 |
·进给状态监测信号的选择 | 第24-28页 |
·砂轮进给位移的选取依据 | 第24-27页 |
·主电机功率的选取依据 | 第27页 |
·总结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套圈沟道磨削进给状态参数检测与分析系统 | 第29-45页 |
·系统组成 | 第29页 |
·进给状态参数检测系统 | 第29-38页 |
·系统功能 | 第29-30页 |
·微处理器和传感器 | 第30-31页 |
·硬件设计 | 第31-33页 |
·软件设计 | 第33-37页 |
·测量系统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进给状态参数分析系统 | 第38-43页 |
·开发环境和方法 | 第38页 |
·系统功能 | 第38-3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9-40页 |
·功能界面与实现 | 第40-43页 |
·通信协议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进给状态参数与沟道粗糙度和沟形误差的试验研究 | 第45-56页 |
·主电机功率与粗糙度、沟形误差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试验设计 | 第47-49页 |
·试验目的 | 第47页 |
·试验条件 | 第47-48页 |
·试验方案 | 第48-49页 |
·试验分析 | 第49-55页 |
·功率曲线特征分析 | 第49页 |
·功率与粗糙度、沟形误差的关系 | 第49-54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进给状态参数与沟道圆度的试验研究 | 第56-71页 |
·进给状态参数与沟道圆度理论分析 | 第56-59页 |
·沟道圆度特征 | 第56-57页 |
·功率与沟道圆度 | 第57页 |
·进给位移与沟道圆度 | 第57-58页 |
·磨削量与沟道圆度 | 第58-59页 |
·试验设计 | 第59-60页 |
·试验目的 | 第59页 |
·试验条件 | 第59页 |
·试验方案 | 第59-60页 |
·试验分析 | 第60-69页 |
·不同滤波段圆度值的相关性 | 第60-61页 |
·主电机功率与沟道圆度的关系 | 第61-63页 |
·进给位移与沟道圆度的关系 | 第63-66页 |
·磨削量对沟道圆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1 | 第76-77页 |
附录2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